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言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最重视的太子朱标去世,作为朱元璋倾尽一生心血培养的继承人,朱标的死亡几乎摧毁了朱元璋的精神支柱,也击碎了他的理智。
15岁的朱允炆仓促接替父亲朱标的太子职位,为了让这个孙子坐稳皇位,第二年,蓝玉案爆发,朱元璋发动了人生中最后一次大清洗。
大明朝堂上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这场血腥的大清洗几乎将整个明初时期的军事集团连根拔起,包括冯胜在内的元勋都没能幸免于难。
洪武三十一年,仓促肃清朝堂的朱元璋在病痛交加中孤独离世,彻底离开明朝的历史舞台。
![]()
纵观朱元璋的一生,最初与他打江山的那一批将领伤的伤,死的死,在他手中安稳离开的幸运儿寥寥几个,沐英便是其中之一。
一、忠心的养子
至正十五年,濠州城内喊杀声一片,这场突如其来的战火烧毁了很多人的生活,也烧毁了沐英的家庭。
濠州城的战火卷走了沐英的父母,一夜之间,年仅8岁的沐英家破人亡。
尚未懂事的稚子,已经变成废墟的家园,沐英的生活急转直下,他也不知道路在何方。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朱元璋遇到了失去双亲的沐英,孤苦伶仃的孩子撬动了朱元璋的心房,他决定收养这个孩子。
从此以后,沐英随朱元璋改姓朱,被送到马皇后身边亲自抚养。
尽管沐英自幼便跟在马皇后身边,但是他并没有远离战火,他的少年时光里都是朱元璋四处征战的记忆,他是在战火中成长的孩子。
![]()
1362年,在马皇后膝下成长了10年的沐英开始走进战场,他决心为养父朱元璋做些什么。
他被朱元璋封为帐前都尉,被派遣参与镇守镇江,彼时的镇江作为军事重镇,重兵把守,可见朱元璋对沐英的信任。
此后,沐英稳扎稳打,先后参与福建、江西、吐蕃等地的战役,他在战役中作战英勇,朱元璋非常欣赏这个养子。
洪武元年,征战多年的朱元璋登上了皇帝宝座,正式开启了大明朝的历史。
初登宝座的朱元璋并没有得到一个稳定的国家,彼时,北方的北元政权虎视眈眈,南方的割据势力蠢蠢欲动,朱元璋决心解决这一切。
洪武三年,历练多年的沐英被朱元璋启用,出任大都督府佥事,开始进入明朝军事决策的核心圈层,这也开启了他骁勇善战的一生。
1376年,川藏吐蕃叛乱,朱元璋命令沐英追随卫国公邓愈出征吐蕃。
![]()
此战之中,沐英作战英勇,亲自率领军队一路追击敌人到昆仑山,成功俘获敌军万人,缴获数十万牲畜,彻底粉碎了吐蕃的反抗势力,顺利平定西北边疆地区。
当捷报传到京城,朱元璋大喜过望,沐英因功受赏成为了威名赫赫的西平侯,赐丹书铁券。
二、急流勇退的将军
这不是沐英的结局,而是辉煌战绩的开始,洪武十四年,沐英作为副帅远征云南。
白石江之战,沐英仔细分析形势,决定采取“正面佯攻,奇兵迂回”的战术,他命令士兵陈兵阵前,摆出一番准备强行渡河的架势,吸引敌军大部分注意力。
在敌军目光集中在对岸的主力部队时,沐英暗中派遣精锐部队从河流下游秘密渡河,顺利摸到了敌军阵地后方。
当精锐部队在敌军后方立起旗帜,敲响战鼓的时候,元军面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明军,心中大惊,瞬间军心溃散。
![]()
打乱元军的作战阵脚之后,沐英抓紧时机,率主力军队渡江猛攻,彻底消灭元军残部。
此后,沐英顺势南下攻取大理,面对背山临水的险峻地形,他连夜登上山顶,伺机埋伏。
次日总攻开始,沐英一马当先,带头冲锋,策马渡河,这样英勇的壮举点燃了明军进攻的勇气,彻底打散元军的气势。
平定云南的战役之中,沐英作战英勇,几乎平定了云南境内的反对势力。
此战之后,沐英顺势留守云南,带领部队开垦田地,建立军屯,为朱元璋镇守大明朝的边防战线,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洪武二十五年,沐英因为太子朱标的离世心中悲痛,哀伤过度,一病不起,同年6月,在云南遗憾离世,年仅48岁。
![]()
当噩耗传到京城,朱元璋彻哭不已,沐英是他一手带大的孩子,更是他最忠诚的部将,他的离开无异于一场巨大的打击。
沐英的一生都在忠诚地追随养父朱元璋,在战乱中担当大任,在朝堂上急流勇退,他的知进退,识时务赢得了朱元璋的信任,也让他安然度过了一生。
参考文献:
1.《明太祖实录》
2.《明史》
3.《明史纪事本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