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华文明不是5800年,也不是3300年,而是两万年

0
分享至

《——【·前言·】——》

良渚才五千年,贾湖也不过九千,可中国的稻作一万年,巫山人两百万年前,就在这片土地生火打猎。

那中华文明,真就五千年?真不是两万年?





“文明”到底从哪开始?

翻书、查年表,中华文明5000年,写得挺清楚,但真去翻考古记录,数字根本不止一个版本。

有说3300年,也有说5800年,现在甚至有人直接拉到两万年。

先看最靠得住的:农业。

长江流域的上山文化、北方的裴李岗文化,起步时间一个在公元前9000年,一个在公元前7000年,种的不是小菜一碟,是粟、黍、水稻,是真正把“吃饭”这件事干成了技术活。



这事儿很关键,能自己种粮食,不靠捡野果打猎活着,才有资格讲“文明”。

人聚起来,不跑来跑去,社会就开始分层,有人种地、有人造工具、有人干祭祀。

贾湖遗址是转折点,9000年前,中原大地上不仅种粟,还养猪、酿酒。

离谱的是居然挖出了一支“骨笛”,七个音孔,能吹完整音阶,这不是玩具,是礼器,说明那时候已经有人在搞仪式,搞审美,搞规则。



墓葬也开始分等级了,有人随葬几十件宝贝,有人什么也没有,资源开始往上集中,社会就开始复杂了。

而这套变化,根本不是突变,是一寸一寸地推出来的。

从农业稳定,到社会分层,再到宗教仪式、礼制雏形,一步都没跳,换句话说,中华文明的“根”不在殷墟甲骨,也不在夏王朝的都城,而在这批“没留下文字”的人手里。

问题来了:没有文字、没有国家,能叫文明吗?

按照国际老标准——冶金术、文字、城市,商朝前都不算文明,这套标准是拿古巴比伦、古埃及定出来的。



中国不吃这一套,你说要文字?玉器就是话,你说要城市?良渚水利系统能淹掉半个县城。

你说要冶金?红山文化照样出铜器头饰,关键在于:不是标准错了,是角度变了。

5000年前良渚,已经有规划好的古城、有专职贵族、有集中劳力的大型工程、有一整套宗教符号体系。

不是临时搭个庙,而是立制度、设秩序,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雏形”。

国际学界后来也不得不改口,承认良渚是“东亚最早国家形态之一”,问题是,良渚之前这三四千年,难道什么都没发生?



真要追根,不止良渚、红山、贾湖,还有裴李岗、大地湾、半坡,样样都有城市胚胎、技术创新、社会组织的痕迹。

只是文字没留下,所以“不算”?那还叫历史吗?



“两万年”说法到底哪来的?

先说清楚,两万年“中华文明”这说法,学界没人真盖章通过,不是空穴来风,是有人把“人类活动史”和“文明史”搞混了。

两万年前,确实有定居、有火、有工具。

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最早的人工稻谷遗存,时间——公元前18000年。



是的,我们祖先在冰川还没退完时,就开始种稻了。

但种出粮食,和建国家是两回事,那个阶段,还在旧石器晚期,没有社会分层,没有集权,没有专业化,说是“文明”,太赶了点。

不过也有一批人不服,他们不是拿“政治国家”来衡量文明,而是拿文化连续性。

比如说,早在红山文化,就有玉器信仰,到了良渚还在用玉祭天地。



像不像文明的“密码延续”?从图腾到神话,再到礼器,全线贯通,从文化脉络看,根确实够长。

那为啥会有人说中华文明是3300年?

这事和国际话语权有直接关系,西方一套标准——文字、城市、青铜器,商朝一对上,刚刚好。

于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很多考古教材都从“商”开始算中国文明,这说法一挂就是几十年。



后来良渚出土、红山发掘,标准挡不住了,中国学界提出一个新说法:不看文字,看“社会复杂化”,谁先出现等级、组织、权力集中的痕迹,谁就早文明一步。

国际学界一开始不认,直到2007年,良渚古城的水利系统被证实有完整排涝结构,工程规模堪比埃及古水渠,这才服了。

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你说社会分层算文明,那骨笛、酒器、玉佩是不是都能挂上“文明标签”?

概念一泛,就会有人把“文化史”往前推,一推就推到两万年前人工稻作、洞穴彩绘,再一捆上“中华”,话就跑远了。



搞研究不能靠民族情绪,搞历史不能靠概念泛化。

5000年、5800年、两万年,差的不只是数字,而是文明定义、考古标准、历史认知全线的分歧。

有人想找“最早的中国”,有人想找“最长的根”,真要讲文明,光靠起点远还不够,得看中间有没有断、有没有真把人组织成社会。



“五千年”之外,真正的挑战才刚开始

问题不在“五千年”对不对,而在能不能继续往下挖,往前推。

良渚文化被定成中华文明的“起点”,是因为它够硬核:古城墙、排水系统、玉琮祭祀,全套都有,符号体系统一,等级分明,是社会组织力的实证,但它不是终点,反而是个门槛



门槛背后,是几十个文化遗址连成的时间链:仰韶、马家浜、红山、屈家岭、大汶口、龙山……

一个接一个,不断尝试社会组织、分工结构、礼制符号,像一个个文明实验场。

这些文化之间不是断裂,而是过渡,有的试玉礼器,有的搞城墙,有的造祭坛,有的开始水利工程。

哪怕一个文化失败了,它的“成果”也会被后面吸收、继承。

这才是中华文明最狠的地方:不是哪一代突然发明“国家”,而是一批批人累积出的路径。

可偏偏最难的事,就卡在这儿,你想证明“中华文明两万年”,先得搞清楚:文化延续≠文明延续。



现在争议最大的是“象征符号”:骨笛、玉器、陶器图腾,这些是不是“文字的前身”?是不是“宗教的萌芽”?

如果算,那红山、贾湖这些遗址也能算文明;如果不算,那5000年之后才是正式起步。

这不是词语游戏,是学术地基问题,一旦算错,整个文明史就全线错位。

而更棘手的是,“国家”这概念本身也在变。

以前只看有没有城、有王、有兵;现在得看有没有“组织效率”、有没有“精神权威”、有没有“资源调动”能力。



这就让很多遗址开始“上升档次”,像红山文化,原本说是部落级别,后来发现有统一规划的中心祭坛、辐射型聚落、独立神庙体系,一下子变成“准国家级别”。

良渚文化刚开始也没人认,直到实地挖出古城墙长度达6公里、水坝拦水达300万方,学界才改口。

但问题才刚开始,所有这些判断都靠一个基础:出土。

没挖出来的,就没有定论,而考古,拼的就是运气+资金+地理允许。



贾湖遗址出土骨笛,是因为水田没毁掉;三星堆一夜爆火,是因为一铲子挖出青铜神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改写史书”的地方,会不会就埋在某个高速公路下面。

所以说,5000年文明只是我们目前“看得见的”证据链,不是文明的极限。



“两万年”的说法,不是夸张

说到底,两万年中华文明”这说法,是逼出来的,为什么西方一直,在用3300年来画中华文明的起点?

因为他们有文字、有青铜、有城市,商朝正好对应,他们手里握着“话语权”,我们只能拿出甲骨文当门票。



但真比起农业起源、文明雏形,中国早得多。

西方的农业起源在公元前9000年左右,我们的稻作、粟黍也差不多,甚至部分还更早。

再看文明连续性,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文明早就断了,中华这边,一路没断,从良渚到夏商周,脉络清清楚楚。

所以说,喊“两万年”,不是为了虚夸,而是为了抵抗一种“被别人界定”的文明标准。

我们为什么要推5000年、5800年、甚至更远?不是为了数字的好看,是为了把我们的历史解释权抢回来。



但抢回来不等于乱喊,得靠证据、靠考古、靠扎实研究一步步往前推。

现在最值得期待的地方,是几个关键遗址——贾湖、上山、大地湾、沙坪、双墩……

有些已经初步露头,有些还只是边角料,但都有可能再把文明起点,往前推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中华文明,从来不是靠奇迹建立的,而是靠一代代人埋头在黄土里刨出来的。



这不是玄学,是科学;不是口号,是骨头、种子、器物一个个实证拼出来的。

现在每一次新发现,都是一次“时空炸裂”,都在往一个问题逼近:文明的真正起点,在哪?

也许终点不是“两万年”,但问题是——谁能下这个定论?

参考资料
何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初步成果综述》,《文物》2016年第9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良渚古城遗址研究》,文物出版社,2020年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沪上皇秦奋独自在上海吃创意菜,37岁依然追逐时尚双眼无神有点呆

沪上皇秦奋独自在上海吃创意菜,37岁依然追逐时尚双眼无神有点呆

小娱乐悠悠
2025-11-06 15:12:07
不会吃别尬吃!《树影迷宫》廖凡吃馅饼,让假吃演员无地自容

不会吃别尬吃!《树影迷宫》廖凡吃馅饼,让假吃演员无地自容

糊咖娱乐
2025-11-05 11:33:50
安徽一地发现金矿,3000多户拆迁?当地回应

安徽一地发现金矿,3000多户拆迁?当地回应

极目新闻
2025-11-05 16:08:13
哈佛大学教授一句话,解决人生90%的问题

哈佛大学教授一句话,解决人生90%的问题

洞见
2025-11-04 21:50:08
女孩每天去超市货架偷面包,老板装没看见,10年后老板收到快递哭了

女孩每天去超市货架偷面包,老板装没看见,10年后老板收到快递哭了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1-03 10:58:58
周四收盘:今天涨到4008,做好准备了,周五很可能将迎来关键变盘

周四收盘:今天涨到4008,做好准备了,周五很可能将迎来关键变盘

好贤观史记
2025-11-06 15:00:23
通背拳被KO后续!赵鸿刚对手不承认自己犯规,称只用了40%的实力

通背拳被KO后续!赵鸿刚对手不承认自己犯规,称只用了40%的实力

派大星纪录片
2025-11-06 12:54:44
中国是否会撤销对美国美光公司的禁售?商务部回应

中国是否会撤销对美国美光公司的禁售?商务部回应

界面新闻
2025-11-06 16:31:52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小樾说历史
2025-11-04 15:18:33
阿里双11新战场,一张千万热行AI表格?

阿里双11新战场,一张千万热行AI表格?

产业家
2025-11-05 15:59:26
鹿晗给关晓彤一个亿彩礼!?

鹿晗给关晓彤一个亿彩礼!?

八卦疯叔
2025-11-06 09:49:44
王爱和,被查

王爱和,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6 12:52:41
仅得11+4+5!请不要怪杜兰特,申京赛后发出请求,阿门也把话挑明

仅得11+4+5!请不要怪杜兰特,申京赛后发出请求,阿门也把话挑明

巴叔GO聊体育
2025-11-06 15:34:10
国运来了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媒:中国将改写全球格局

国运来了挡不住!30亿吨铁矿重见天日,美媒:中国将改写全球格局

来科点谱
2025-11-06 13:44:10
人民讨厌“阿里味儿”,山姆不要变成另一个阿里

人民讨厌“阿里味儿”,山姆不要变成另一个阿里

超先声
2025-11-04 17:40:42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一位姓袁的历史老师,为何能3次准确预言俄乌战争走向?

猫智深
2025-11-04 20:10:12
国务院批复同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国务院批复同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

界面新闻
2025-11-06 17:07:54
副院长不雅视频后续:手术中单铺沙发、都已停诊!身份被扒不简单

副院长不雅视频后续:手术中单铺沙发、都已停诊!身份被扒不简单

千言娱乐记
2025-11-06 14:39:28
村里建广场我赞助40万,却发现没我名字我淡定离开,三天后村长懵了

村里建广场我赞助40万,却发现没我名字我淡定离开,三天后村长懵了

眼泪博物
2025-08-22 18:21:23
2025-11-06 17:32:49
蜉蝣说 incentive-icons
蜉蝣说
原创作者 欢迎关注
8721文章数 4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医院副院长被指出轨眼科主任 湖南卫健委:两人被停职

头条要闻

医院副院长被指出轨眼科主任 湖南卫健委:两人被停职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本地
数码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脑机接口人才招不满,4大方向适配不同学科特长,错过可能亏大了

中国色特别策划 | 故宫技艺与古意新生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黑鲨凤鸣头戴式耳机S1发布:379元享-52dB深度降噪与空间音效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