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衢州日报)
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高璇) “桃花流水鳜鱼肥。”近日,浙江靖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攻克斑鳜人工驯化难题,让它们学会了吃配合饲料。这一突破,让斑鳜从“难养的稀罕鱼”变成“可养的致富鱼”。
自古以来,鳜鱼便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珍馐。而斑鳜,更被誉为“鳜鱼中的极品”,以其鲜美肉质和挑剔习性闻名——它从出生起便只以活鱼为食,养殖中极易因争食而互相残杀。正因如此,斑鳜在养殖户眼中一直是“高冷难养”的稀罕物。
“我们过去每天仅投放饵料鱼就需要花费2万元,而这些活饵不到五个小时便被吃光,饲养成本较高。”浙江靖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傅达明坦言,如何让斑鳜突破生存本能、接受配合饲料,成为公司科研团队最大的挑战。
经过近两年的试验,企业终于在驯养方式上取得了关键突破。通过独特的技术改良和模式创新,他们将驯化周期从行业普遍的20天大幅缩短至10天,并将驯化成功率提升至八成,极大提高了养殖效益。“这样既节约了饵料鱼的巨大成本,也显著提升了斑鳜的单位产量。”浙江靖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傅晓靖说。
公司还在养殖模式上进行探索。他们采用帆布池和网箱结合的方式,既稳定了水质环境,又便于集中管理。在遮阳网的覆盖下,池水温度被控制在30℃以下,减少了水温对鱼类的影响。配备人工吸污机后,残饵和排泄物得到及时清理,水质波动风险大大降低。
“每公斤斑鳜的市场价在240元至300元。随着养殖技术的突破与推广,有望实现斑鳜的人工规模化养殖,带动更多养殖户致富。”龙游县农业农村局养殖业发展中心副主任曾妮表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