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读屏时代”,我们的双眼正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我国每5人中就有1人患干眼。”这一触目惊心的数据,揭示了干眼已成为继近视之后,威胁国民眼健康的又一普遍性问题。为响应爱尔眼科集团发起的“10.10干眼关爱日”号召,切实提高公众对干眼症的认知与防治意识,近日,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成功举办了以“眼干眼涩眼疲劳 分类诊疗才可靠”暨“情暖老兵 守护光明公益活动”为主题的大型护眼科普活动,聚焦全生命周期人群的眼健康需求。
![]()
“国民眼病”不容小觑:认识干眼,从了解开始
活动伊始,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角膜眼表科邹亚医生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干眼知识科普。他指出,干眼绝非简单的“眼睛缺水”,它是由多类原因造成的泪液质、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的一种现代高发眼病,堪称整个眼部表层生态系统的一次“崩溃”。
![]()
“干眼常见的症状远不止干涩,”邹医生强调,“眼睛有异物感、疼痛感、烧灼感、疲劳感,对风和空调敏感,出现视力波动和模糊,甚至畏光、眼红、眼痒,都可能是干眼在作祟。如果每周出现一次或持续存在以上一个或多个症状,就需要高度警惕。”
![]()
邹亚医生特别指出了四类易感人群:一是长期熬夜和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屏幕族”;二是长期化妆和不当配戴隐形眼镜的爱美人士;三是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处于更年期的女性;四是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系统性疾病,以及长期服用抗抑郁药、镇痛药等特定药物的人群。
揪出“隐形杀手”:六大生活细节或是干眼导火索
为何干眼发病率逐年攀升?邹亚医生剖析了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视的六个“导火索”:
1.沉迷屏幕,眨眼“偷懒”:当我们专注地盯着电脑或手机屏幕时,眨眼频率会不自觉地减少到平时的三分之一!眨眼是眼睛自我保湿的关键,每一次眨眼都是在眼球表面铺上一层新鲜的泪膜,频繁的眨眼减少直接导致了泪液蒸发加速。
2.久居空调房,环境“抽湿”:空调在调节温度的同时,也会大量除去空气中的水分。长时间待在空调环境中,加速了眼球表面泪液的蒸发,极易引发眼干。
![]()
3.隐形眼镜配戴不当:隐形眼镜本身需要吸收泪液来保持其柔软湿润,配戴时间过长,不仅可能导致角膜缺氧,更会“抢夺”眼睛本身的泪液,加剧干涩。
4.深夜刷机,双重打击:睡前长时间玩手机,不仅减少了眨眼次数,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还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干扰睡眠。而睡眠不足反过来又会加重干眼症状,形成“越干越看,越看越干”的恶性循环。
5.忽视眼部防晒:紫外线不仅是皮肤老化的元凶,同样会伤害眼睛,长期暴露可能引起眼表组织损伤,影响泪膜稳定性。
6.营养摄入不均:日常饮食中若缺乏Omega-3脂肪酸、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等对眼睛健康至关重要的营养素,也会增加干眼发生的风险。
科学防治是关键:告别误区,强调“分型诊疗”
面对干眼,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自行滴用眼药水。对此,邹亚医生郑重提醒:“眼药水绝非干眼患者的‘万能解药’!干眼症类型复杂,盲目使用含防腐剂或不对症的眼药水,非但不能缓解症状,反而可能加重眼表损伤,适得其反。”
他强调,干眼治疗的核心在于“分型诊疗”。必须通过专业的眼科检查,如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功能分析等,明确患者是属于脂质缺乏型、水液缺乏型、黏蛋白缺乏型、泪液动力学异常型还是混合型干眼,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个性化治疗方案。
![]()
常见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合适的人工泪液、抗炎药等;物理治疗则包括睑板腺按摩、热敷、强脉冲光、光动力疗法等,对于改善睑板腺功能、促进泪液分泌有显著效果。
延伸爱与希望:眼库科普为生命点亮另一扇窗
本次活动不仅聚焦于干眼的防治,还特别设置了公益科普环节。重庆市红十字爱尔眼库的工作人员李微,向在场市民详细科普了角膜遗体器官组织捐献的相关知识。她从角膜遗体器官捐献的伟大意义、具体流程、相关政策以及对社会和医学事业的深远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解读,引导大家思考生命的意义,鼓励更多人加入到奉献爱心、传递光明的行列中来,为等待器官移植的患者带去重获新生的希望。
![]()
此次“10.10干眼关爱日”活动,通过权威的科普讲解、细致的风险提示、科学的诊疗理念宣导以及温暖的公益行动,成功地将干眼防治知识传递给了广大市民。它不仅是一次眼健康知识的普及,更是一次对全民科学护眼意识的积极唤醒。邹亚医生呼吁: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更是我们感知世界最重要的通道。在无法远离电子产品的今天,让我们从关注干眼开始,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定期进行眼健康检查,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共同守护好每一扇“窗户”的明亮与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