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6月由中国汽车知识产权运用促进中心(运促中心)发起的“中国汽车技术创新领先企业评选”中,吉利控股集团凭借在混合动力控制技术方面的卓越表现,荣获“2024年度中国汽车混合动力控制技术创新领先企业”奖项。
![]()
![]()
吉利控股集团荣获“2024年度中国汽车混合动力控制技术创新领先企业”奖
距离2024年10月雷神(参数丨图片)EM超级电混发布仅一年时间,吉利便实现了显著的技术跃升。这背后,是吉利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的核心理念。在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吉利坚信科技是赢得未来的关键。雷神电混系统从“优秀”走向“卓越”,得益于其扎实的专利布局与AI生态的双重驱动,以及全球唯一的全域AI智能化研发体系,共同支撑起吉利引领“电混技术进入AI驱动新时代”的底气。
运促中心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中国汽车混合动力系统控制技术创新企业榜》显示,吉利汽车凭借161件授权专利、145.69的综合专利创新指数,以及技术创新综合得分90分的成绩,位居榜首。这一成就的核心载体,正是雷神AI电混2.0技术体系。该体系通过EM-i AI电混、EM-P AI电混和醇氢EF三大技术路径的专利集群布局,不仅实现了全球量产最高电混专用发动机热效率47.26%的突破,更在节能、性能与智能三大维度构筑起坚实的技术护城河。
雷神EM-i AI电混:树立AI时代的黄金能效标杆
雷神EM-i AI电混技术在节能方面表现卓越,CLTC工况下银河A7百公里馈电油耗低至2.67L,综合续航超2100km;媒体实测数据更是低至2.49L,成为全球量产混动系统的能耗标杆。其核心突破在于采用了热效率达47.26%的全球最高水平电混专用发动机平台,并通过AI for science技术从百万级参数组合中精准锁定最优压缩比、燃烧室与气道设计,在提升滚流比与湍流强度的同时,精确控制进气道夹角,实现热效率与燃烧稳定性的双重提升。
在燃烧室结构设计上,吉利通过正向研发实现了关键创新:在燃烧室前后端增加平挤气面,不仅减小容积、优化结构,还提升了缸内气流运动效率;排气侧采用斜挤气面扩大间隙,促进火焰传播;进气侧则形成凹坑设计。这些创新协同提升了程径比与燃烧模型效率,使火焰传播速度提升10%,缸内湍流强度增强42%,发动机高效区间扩展5%,并有效抑制早燃与爆震风险,最终推动热效率实现新突破。该技术不仅优化了量产成本,更以科学的燃烧稳定性确保了长期可靠性,树立了混动正向研发的典范。
![]()
全球量产最高电混专用发动机平台热效率47.26%
行业首发的“无图决策”功能,实现了油电策略的精准动态适配。系统通过轨迹算法识别当前路线与历史惯用路线是否匹配,自动调用云端预计算的最优能量策略。导航模块实时获取前方路况,结合电池电量智能设定SOC值,在高速顺畅路段提前储备电量,避免低速拥堵时发动机频繁启停。这一设计显著降低了低速工况下的发动机启动频率,既节省油耗,也改善了整车NVH表现。
该无图决策技术将路况预判、电量管理与发动机控制形成智能闭环,适配精度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充分体现了吉利在混动智能控制领域的正向研发实力。
![]()
无图决策功能
雷神EM-i AI电混还以“最具电感体验的2升级电混”实现了性能与能耗的平衡。银河A7搭载高度集成的11合1混动电驱,百公里加速7.1秒,满电与馈电状态下动力衰减小于0.03秒,输出稳定性领先行业。
其P3电机功率达175kW,动力表现超越传统2.0T发动机,零百加速进入7秒级,树立了混动性能新标杆。星睿AI云动力2.0进一步引入智能升压控制策略,在馈电状态下高速超车或爬坡时自动提升电驱动力,响应速度与功率精度均达一流水平。
在技术实现上,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电池状态与车辆工况,动态判断发动机需求功率,必要时控制发动机短时超功率运行,提升脱困能力;面对高压系统故障,则启动智能电压控制,根据电容电压自动切换降压或升压模式,确保供电稳定。这一闭环功率与电压管理机制,显著增强了系统鲁棒性与故障应对能力,为2升级电混技术树立了权威标杆。
![]()
11合1混动电驱
雷神EM-P AI电混:打造中大型车电混性能与安全双标杆
雷神EM-P AI电混以“同级最强性能电混”和“最安全的四驱电混”两大优势,重新定义了中大型混动标准。作为“AI科技大六座旗舰SUV”,银河M9搭载独立三电机四驱构型,百公里加速仅4.5秒,动力输出稳定敏捷,位居同级第一;其百公里馈电油耗保持在4升级别,综合续航超1500公里,实现了性能与能耗的高水平平衡。
![]()
雷神EM-P AI电混
在安全层面,该系统搭载同级领先的11合1双电机,实现P1、P3、发动机及后轮双电机共五个动力源互为备份。当系统由并联切换至串联模式时,智能算法调节P1电机扭矩,使联合扭矩降至阈值以下,随后平顺分离离合器并同步调速,通过闭环控制将转速精准调整至目标区间。这一协同控制策略在强化动力备份能力的同时,也兼顾了动力响应与系统可靠性,显著提升了整车安全性。
![]()
分布式三电机四驱
星睿AI云动力2.0还具备智能全地形识别功能,基于导航与智驾信息,自动识别路面环境、轮胎滑移率、车身姿态及驾驶意图,动态调节四轮扭矩,确保动力输出精准可控,扭矩分配响应速度达到行业领先。
具体实现依托两大支撑:多电机四驱控制专利可实时判断高压电池、驾驶员操作与路面状况,在激烈驾驶、坡道或车辆失稳趋势下自动激活四驱模式,动态调节前后轴扭矩,兼顾稳定性与经济性;电机优先的扭矩分配策略,则在低温低速蠕行等工况中优先依靠电机输出,避免发动机低效燃烧,提升冬季拥堵路况下的油耗表现与响应速度。
这套智能扭矩分配系统,既强化了全地形控制的精准性,又通过专利技术优化了复杂场景下的能耗管理,实现了强动力、高安全与低能耗的统一。
![]()
分布式三电机四驱
雷神醇氢EF:全球独创的灵活电动技术
除EM-i与EM-P路线外,雷神电混家族还推出全球独创的雷神醇氢EF技术,具备三大“全球唯一”的创新亮点,成为有史以来最灵活的电混技术体系。
其搭载的第五代醇氢专用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8.15%,为全球最高水平,使用成本每公里最低仅约0.2元。该技术还支持灵活燃料方式,可兼容甲醇、汽油、电以及混合能源,尤其是汽油与甲醇可任意比例混合加注。此外,系统实现突破性超低温冷启动,甲醇燃料在零下40℃环境中仍可正常启动。
雷神EM-i AI电混以全球最低能耗定义“AI时代的黄金动力”,雷神EM-P AI电混以顶尖性能成为“中大型车的完美动力”,而雷神醇氢EF则以高度灵活的架构实现成本与能效的双重突破。三者协同,构建起吉利雷神AI电混2.0的完整技术矩阵。
从CLTC工况2.67L的馈电油耗,到三电机四驱4.5秒破百的性能表现;从星睿AI云动力2.0的智能升压控制,到五动力源互为备份的安全架构——每一项突破都印证着中国品牌已掌握混动技术的话语权。这不仅是吉利技术进化的里程碑,更是中国汽车工业以自主创新突破技术壁垒、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生动实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