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民陈女士喜欢在家养盆栽月季,可连续两年,她的月季总在花期出现问题:花苞刚显色就枯萎掉落,叶片还布满褐色斑点,即使定期喷洒杀菌剂,情况也没好转。她试过换盆、调整浇水频率,甚至更换不同品牌的花肥,可每次刚见好转,过半个月问题又会复发,这让她既着急又心疼。直到去年春天,花卉市场的摊主建议她买一台鸣乔【MQ-SCTR】手持土壤检测仪,说很多养花人都靠它解决了 “疑难杂症”。
陈女士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检测仪,摊主特意教她针对盆栽月季的检测方法:“月季根系浅,主要集中在盆土 10-15 厘米处,检测时探头别插太深,避免戳伤根系;浇水后 3 小时再测,不然水分会影响数据准确性。” 回家后,她先清理了花盆表面的落叶和杂草,用小耙子轻轻翻松表层土壤,然后将检测仪的金属探头垂直插入 12 厘米深的土层,按下 “启动” 键,等待 20 秒后,屏幕上跳出三组数据:含水率 29%、pH 值 5.2、磷含量 18mg/kg。
![]()
手持土壤检测仪
为了确认数据是否异常,她特意查了月季养护资料,发现适宜月季生长的土壤条件是:含水率 18%-22%、pH 值 6.0-6.5、磷含量 30-40mg/kg。她这才意识到,自己每次看到盆土表面发干就浇水,导致土壤长期处于高湿状态,根系呼吸受阻,这才引发花苞枯萎;土壤偏酸则抑制了磷元素吸收,即使施了磷钾肥,月季也无法利用,而磷不足会直接影响花芽发育;至于叶片斑点,其实是根系受损后免疫力下降,感染了真菌病害。
之后,陈女士还发现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她用的自来水含有氯气,长期直接浇灌会让土壤酸性逐渐加重。于是她每次浇水前,都会把自来水晒 1-2 天,让氯气挥发;检测时也会多测几个位置 —— 花盆边缘、中间和靠近根系的地方,取平均值来判断土壤状态。比如有次她测花盆边缘含水率 25%,中间却有 32%,这才发现花盆排水孔被堵塞,及时清理后,月季的生长状态明显改善。如今,陈女士的月季每次花期都能开出十几朵饱满的花朵,叶片翠绿油亮,再也没出现过花苞枯萎的情况。她常跟花友说:“以前养花靠‘猜’,现在靠数据,这台检测仪不仅救了我的月季,还让我摸清了养花的门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