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文物的价值,最重要的是和历史相印证,代表着文明的传承,这一点全世界都很重视。
如果上面出现了几个字,就足以让考古人员兴奋,上百字那就会引起学界轰动。
要是一次发现27件青铜器,件件都有字,加起来4045个字,那么连久经田野的专家们都会被惊得瘫倒在地。
![]()
考古老照片
这就是著名的宝鸡眉县杨家村窖藏!2003年1月19日,有五位当地村民的名字必须要说清楚:王拉乾、王宁贤、王明锁、王勤宁和张勤辉。
他们在村北砖厂取土时,意外挖出了这个窖藏,里面整齐摆放着大量青铜器。没有任何私心,几位村民随即用土块堵住洞口,一人去上报,另外几人守住现场。
王宁贤则通过查号台找到宝鸡市文物局的电话,当晚8点,文物工作人员就赶到现场,开始了抢救性发掘。
![]()
专家查看铭文
两个半小时后,27件青铜器全部安全取出:包括12件鼎、9件鬲、2件壶,以及盘、盉、匜、盂各1件。
每一件都铸有铭文,创造了中国考古史上的奇迹。专家刘怀君捧着逨盘数到第300字的时候,就已经瘫倒在地,兴奋地浑身发抖!
这27件青铜器,可以看作是27本来自西周时期的“史书”,还好古人发明了在青铜器上刻字的绝佳点子。
后续很多朝代的竹简、纸张,保存效果远没有直接刻字来得好。
就像那句经典的话:人类如果灭绝了,要想留下自己存在的证据,亿万年后任何科技都没用,最佳方法就是在石头上刻字!
![]()
中华第一盘:逨盘
先说这件让考古专家最兴奋的逨盘吧,它是祭祀的礼器,足有372个铭文。
一口气讲述了单逨家族八代祖先,辅佐西周从文王到宣王共12位天子的事迹。
高祖单公辅佐文王、武王,推翻商朝!乙祖与康王同心,治理国家。亚祖祖辛辅佐共王、懿王,保得天下太平。
就这样,一代一代,到这位“逨”的父亲,辅佐当时的孝王、夷王。最后再到厉、宣二王。
和司马迁在《史记·周本纪》里,记载的两周12位天子的顺序完全吻合!这就是中国历史的魅力,既有史料又有实物,和某些地方的“孤例”是完全不同的。
![]()
四十二年逨鼎
其他鼎、鬲之类的也个个是“话痨”,全是铭文。说真的,我要是在考古现场,也得激动得泪流满面。
比如“四十几年”的两件逨鼎,详细记录了周宣王如何表彰大臣单逨,给他封官晋爵、赏赐土地财产的经过。
在古代,这只是单逨的炫耀。但在现代,它为西周晚期的官制、法律和册封典礼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
天盂
再比如这件独特的天盂,在整个窖藏里有点“格格不入”,因为它的族徽是个“天”字,跟单逨家族的器物不一样。
考古学家推测,它可能是通过联姻或者赏赐来到单逨家的。盂的体型较大,造型雄伟,通高39.5厘米,口径56厘米。
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西周青铜盂中最精良的一件之一,本身也代表了当时顶尖的青铜铸造工艺。
12件鼎和9件鬲的配置,严格符合西周贵族的“列鼎”制度,是身份与等级的象征。
![]()
当初发现国宝的五位村民
为何这些青铜器都埋在一起?学者推测,可能是在西周晚期一场突如其来的动乱中(如“犬戎之乱”),主人为了保护家族最珍贵的财产,不得已为之。
埋藏人想着等以后安全了再取出来,可不知出了什么变故,再也没机会了。时光荏苒,几千年后它们竟出现在一个小小村庄,被几位村民发现。
县里最初为了表彰五位村民,各准备了200元现金、一壶菜油和10斤大米。
但别急,在这批文物的“国宝级”地位被确认后,奖励也大幅提升。省市政府最终给予了他们,一共高达20万元的现金重奖,并多次上了新闻。
这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保护文物,人人有责,而且无比光荣。
![]()
图源网络
司马迁在汉代写下的历史,除了神话故事,大部分都是基本可信的,只不过对“老刘家”估计有点春秋笔法。
而西方学者对《史记》的质疑,主要就体现在夏朝、西周的历史缺乏实证,而这批窖藏的发现直接印证了西周的记载,那夏朝还会远吗?
所以,专家们的激动可想而知,而当年几位村民一镐头“刨”出惊世国宝的故事,也成了传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