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巩义市安康社区以“板凳议事会”为抓手,就如何有效破解社区“干部干、群众看”的治理困境,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真正实现“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逐步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路径。
借“邻”耳:畅通“反馈链”,精准“听民声”
过去,社区议事常常面临“场地太正式、人员太固定、话题太笼统”的问题,居民参与度不高。社区从搭建议事平台入手,将议事厅从冰冷的会议室搬到小区的凉亭里、楼栋的架空层、物业的休闲角,打造了多个“邻里议事角”,贴近居民生活的场所,让大家在茶余饭后、散步闲聊中就能轻松参与。同时,广泛邀请社区内的老党员、老干部、热心能人、青年代表、长者及普通居民家庭代表共同组成议事会,确保议事主体的广泛性和代表性,今年以来,成功解决了长期困扰社区的宠物扰民、公共区域堆物、住户漏水维修资金分摊等10余项难题。让“邻里圈”成为汇聚民智的“能量场”。
![]()
集“邻”策:开放“决策环”,多元“汇民智”
“五邻议事”的生命力在于解决居民身边的具体问题。我们改变了过去“社区定议题、居民来参会”的模式,采取“居民提、网格收、议事会议”的方式收集议题。从“垃圾分类点设置在哪更合理”、“电动车充电桩如何安装管理”,到“小区公共设施更新”、“邻里矛盾纠纷调解”等,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恰恰是居民关心的“大事”。我们坚持“一事一议”,聚焦具体问题,让居民就自己最关切的事情充分发表意见。例如,在讨论电动车棚改造方案时,我们先后组织了三次议事会,听取了有车族、无车族、低层住户等不同群体的意见,最终形成的方案获得了绝大多数居民的支持,实现了从“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转变。
![]()
督“邻”行:构建“监督网”,透明“促落实”
议事的关键在于“议”。社区制定了“提出议题-协商讨论-形成方案-监督执行-结果反馈”的闭环流程。在议事过程中,我们鼓励每位代表畅所欲言,社区工作人员主要扮演引导者、记录者和协调者的角色。对于专业性问题,我们会邀请相关领域的“邻能”专家进行解读;对于涉及多方利益的复杂问题,则由“邻贤”长者主持,进行耐心疏导。为确保议事成果落地生根,决议形成后,在社区公告栏、微信群进行公示,接受全体居民监督。这种模式不仅让解决方案更科学、更接地气,更极大地激发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许多居民从最初的旁观者,变成了社区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和宣传员,社区氛围从“陌邻”变成了“睦邻”。
![]()
社区治理的密码就藏在“邻里”之间。接下来,安康社区将继续深化和完善机制,让这朵源于基层实践的治理之花,在社区的土壤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共同编织一幅邻里守望、和谐幸福的社区新图景。
作者:杨花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