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房地产公司日子过得有多难?
尔瑞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个季度,房企总共融到3072亿元,跟去年同期比少了整整三成。虽说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稍微好点,融到1145亿,环比涨了5%,但跟去年同一时期比,还是少了35%,创下了历史最低。
数据一眼就能看明白,开发商想从金融市场弄点钱,简直比登天还难。为啥会这么难呢?主要是开发商两条搞钱的路子同时出了岔子。
先说说融资这块,现在金融机构都把钱袋子攥得死死的,谁都不敢随便往外借钱。前三个季度,国企央企发债就搞到1313亿,占了融资总量的85%,而民营企业才拿到可怜的134亿,比去年还少了13%。
更让人心里发慌的是借钱的成本,央企借钱利率才2.58%,轻轻松松就能拿到钱。民企呢,利率得5.4%,高出一大截。这背后其实是金融机构怕担风险。
民营企业项目出问题的例子太多了,换做你当银行行长,估计也不敢轻易借钱给民企吧。
另一条路子,卖房子回款的情况也一样不乐观。中冶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海强房企前9个月卖房子的钱才26065.9亿元,同比暴跌12.2%。
现在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大城市的核心楼盘,还能勉强卖出去一些,其他城市的项目基本上都卖不动了。可开发商欠的债是固定要还的,工程款、到期的债券、银行贷款哪一样都拖不起。既然借不到钱,房子又卖不出去,开发商只能亏本甩卖。
看到那些新楼盘打折促销,很多都是贴着拿地价,甚至比成本价还低在卖。比如有个房企拿地的时候是2万/平方米,现在18000就急着卖出去。为啥要做这种亏本生意?还不是为了赶紧拿到现金保命,但这么做的代价有多大呢?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说出了残酷的真相。2025年1到8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才60309亿元,同比跌幅扩大到12.9%,这可是这轮市场下行以来最惨的记录了。这意味着开发商连新项目都不敢开工了,恶性循环已经形成,欠着债不得不降价,卖房子回款,降价又让利润没了,进而就停止投资。购房者看到这种情况更不敢买房。
最后陷入越卖越亏,越亏越难卖的死循环。
可能有人会问,不是一直在出政策帮忙吗?央行在9月的例会上就强调要推动金融政策落地。2024年的金融16条,2025年的经营性物业贷款延期这些政策一个接一个出台。为啥前三个季度融资情况还是这么差?
核心问题在于,政策出台了,银行不一定真的会放宽。金融机构用实际行动表明了他们的态度,给央企贷款的坏账率还不到0.5%,给民企却超过8%。有个股份制银行甚至内部通知,百强以外的民企新增的贷款都暂停了。这种对风险的区别对待,直接导致救命钱到不了最需要的企业手里。
当下,房企已经陷入了一个死亡三角,融资困难、销售惨淡和债务危机相互缠在一起,形成恶性循环。现在就说市场已经到底了,还太早,必须看到两个关键指标好转,一是融资的差距缩小,民营企业发债量得回到每个季度500亿的正常水平;二是开发投资得由负转正,12.9%的跌幅必须控制住。
不过,现在最急的问题还不是房企能不能活下去,而是市场信心什么时候才能恢复。只有当购房者看到工地全面复工,开发商敢拿地,民企能正常借到钱的时候,市场才算真正回暖。
而这光靠政策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销售端出现确定的回暖信号,毕竟卖房子回款才是开发商真正能自己造血的办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