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付不可怕,可怕的是30年房贷。
文/cicy
1.
上周末,我抽了半天时间去看房,前面我写过,今年或者明年想给自己首付一套小房子,不需要太大,七八十平方就足够了。
我的需求是:两室、商品房、简装最好,首付在20万左右,月供不要超过2000块,太多了我实在承担不起。
目前我所有的存款加在一起已经有35万了,考虑到买了房之后还要购置家具家电之类的,至少要预留五万出来准备这些,再给自己预留一点应急的钱,万一明年后年失业了,一时半会找不到工作,应急的钱也能帮到我。
所以我只能拿出20万左右交首付,算下来总价也就是在五六十万的房子,在市中心肯定是买不到了,所以我看房的区域跑到了郊区或者是两个市区中间交界的地方。
对我来说,市区和郊区差别不大,我看的那个郊区交通也挺方便的,两三公里就有地铁,附近也有不少商圈,超市、商场、幼儿园都有,看起来还算是比较热闹。
我是提前在网上看了两三家楼盘,周末当天就直接去了现场,售楼部的销售人员热情的给我推荐者,并算了一笔账,我才开始意识到,我这个预算是不太符合这几个楼盘需求的。
按照他们楼盘最小户型88平来计算,单价在8600元,总价就要在七十万左右,还不含要交契税,维修基金什么的,首付可能要稍微加一点,月供也基本超过2000块了。
这个时候我开始有点犹豫了,首付如果增加了,那我身上就没钱应急了,我实在不敢确定未来几年工作有没有变数,赌不起。
再说说月供,每个月二千多的月供看起来不多,但一旦背负上了就要还款30年,每个月拿出2000多还贷款,再加上我现在的生活支出,还要租房什么的,哪怕不吃不喝也要支出将近三四千了。
可我的工资也才七千多,这样算算下来每年都存不下什么钱,感觉工作都没有意义了,完全是为了房贷而活着。
2.
“每月就几千块,咬咬牙就过去了”,这是很多人买房时对房贷的认知。
可真正背上30年房贷后才发现,它不是短暂的压力,而是一场贯穿半生的“消耗战”,其杀伤力,远比想象中更凶猛。
邻居老周就是典型例子。35岁那年,他掏空6个钱包付了首付,签下30年房贷,每月还款8200元。
原本一家三口日子过得滋润,周末能去周边旅游,年底还能存下几万块。可房贷下来后,生活彻底变了样:妻子取消了报了三年的瑜伽班,儿子想要的编程课被婉拒,老周自己更是戒掉了烟和酒,连同事聚餐都找借口推脱。
去年他母亲生病住院,手里连两万块应急钱都拿不出来,只能四处向亲戚周转,那段时间,他鬓角的白发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
还有同事小琳,28岁买房时觉得“年轻就是资本”,30年房贷不算什么。
可现实很快给了她教训:婚后想换份薪水更高但试用期薪资较低的工作,一想到房贷就打了退堂鼓;孩子出生后,奶粉、早教费用压得她喘不过气,原本计划每年带孩子去一次长途旅行,如今只能改成家门口的公园野餐。
她常说:“以前觉得房贷是奋斗的动力,现在才发现,它更像一根绳子,把我的人生捆得死死的。”
30年房贷的杀伤力,从来不是单一的金钱压力,而是它悄悄偷走了你的选择权、应急能力和生活质感。
它让你在职业选择时不敢冒险,在家人需要时囊中羞涩,在本该享受生活的年纪却只能紧衣缩食。更可怕的是,这种压力会像温水煮青蛙,慢慢磨掉你的热情和勇气。
当然,买房安家是很多人的梦想,房贷本身并非洪水猛兽。
关键在于,在决定背负这份长达30年的责任前,一定要看清它的真实重量,做好充分的规划,别让房贷变成压垮生活的重担,而是成为实现美好生活的阶梯。毕竟,我们努力买房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为了让生活被房贷绑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