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美国挥起关税大棒,本想拦住别人,结果却把自己关在了门外。
就在2025年9月30日,中国在哥伦比亚波哥大举行的安第斯共同体外长会上,以全票通过成为观察员国,成了首个“进群”的亚洲国家。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外交突破,而是一次地缘政治的“换挡提速”。
而让人玩味的是,这一切发生的时间点,恰好踩在了美国对拉美加征关税的节骨眼上。
美国收紧拳头,中国张开双臂,谁真正赢得了拉美的信任?
这,才是今天这场“加群”背后的重头戏。
![]()
美国“挥刀自宫”,中国接棒获益
2025年3月,美国政府突然对安第斯共同体四国——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和玻利维亚祭出关税组合拳,铜、锂、农产品关税一口气提到10%至15%。
而铜的关税,还计划在年底前翻到50%。
这相当于把原本接近零关税的优惠待遇,一夜之间打回原形。
![]()
对拉美国家来说,这可不是小打小闹。
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的数据说得明明白白:秘鲁的铜矿订单直接掉了三成,哥伦比亚的鲜花出口成本涨了两成,小农户干脆不种了。
更要命的是,美国在同一时间削减了37%的对拉美援助资金。
这意味着,不光出口难了,连“救急的钱”也没了。
出口受阻、援助断供,双重夹击之下,拉美国家开始认真考虑:靠美国,靠得住吗?
![]()
此时,中国的身影从幕后走到了前台。
《南华早报》的一位专家一语中的:美国这套单边主义的做法,反而印证了中国“敞开大门”的稳定性。
拉美国家不是不讲感情,但感情要落地在饭碗上。
而中国,从不提附加条件,不搞政治捆绑,只谈实实在在的合作。
这种稳定和务实,在当下这种国际环境下,显得格外宝贵。
![]()
从美国的政策变脸,到中国顺势而上的“全票进群”,这一连串动作背后,不是偶然的插曲,而是格局变化的主旋律。
美国这一刀砍下去,疼的不是别人,反倒是自己作茧自缚。
中国没强推什么,只是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递上了一只可靠的手。
![]()
26年“慢火熬汤”,终于成了“自己人”
如果说美国是“临时起意”,那中国就是“日复一日”。
这次能全票拿下观察员国身份,背后不是运气,而是26年一步一个脚印的深耕细作。
从1999年中国和安共体建立磋商机制开始,一直到2025年的全票支持,拉美国家看的是中国的耐心,也认的是中国的诚意。
![]()
2003年,中国开始在拉美采购电信设备,没搞意识形态输出,也不干涉内政,纯生意。
到2009年,中国获得了安共体议会观察员身份,进一步打开“机制内”的通道。
尤其是2019年以后,中拉合作直接升级为“区域协同”,五大工程陆续落地。
比如秘鲁的钱凯港物流枢纽,建成后让铜矿运到港口的时间砍了一半,这种实打实的效率,没人能说不香。
![]()
到了2024年,中国和秘鲁升级了自贸协议,2025年又和厄瓜多尔签了数字经济协议。
这些合作不只是卖货买货,更是帮助拉美国家从“卖原料”转向“卖附加值”。
农产品可以直销中国市场,矿产资源也能搭上数字技术的快车。
这种“共赢”的模式,慢慢地,把中国从“外部合作伙伴”变成了“圈内自己人”。
![]()
更重要的是,理念也在同步。
2025年5月的中拉论坛上,大家一致反对单边主义,强调区域合作。
到了8月,上合峰会又推动了“经济一体化”。
这些理念,和安共体的发展目标是一条道走到黑。
这不是谁拉拢谁的问题,而是价值观自然走到一起。
所以,当外界还在惊讶中国“怎么就进群了”,拉美国家早就心里有数。
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期信任的自然结果。
![]()
全票支持的背后,是规则和格局的改变
这一次的全票通过,看起来只是一个“观察员”身份,但含金量远不止如此。
安共体掌握全球35%的铜矿和28%的锂矿,这可不是普通资源,而是AI、电动车等高科技产业链的“粮食”。
中国作为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关键玩家,谁掌握了资源的入口,谁就有了未来的主动权。
![]()
观察员身份并不只是坐在会议室里听听发言,更意味着有机会参与到贸易规则的制定过程中。
这种“从用户变成规则制定者”的转变,是中国从“施工队”到“设计院”的升级。
而这个过程,也意味着中国在全球南方的制度性话语权,正在悄悄上升。
![]()
与此同时,中国并没有单打独斗,而是把观察员身份和金砖国家的本币结算机制、上合组织的区域安全合作联动起来。
从基础设施到数字经济,再到绿色发展标准,中国逐步构建起一个自己主导的“全球南方合作网”。
这种多边合作网络,不再以某个超级大国为中心,而是以共同发展为目标。
![]()
更重要的是,这次观察员身份,打破了美国对拉美的“后院垄断”。
美国长期把拉美当自家后院,说白了就是“我说了算”。
而现在,中国成了第一个进来的亚洲国家,这不仅是地理上的突破,更是地缘政治上的松动。
复旦大学的江天骄教授说得直接:这是中国全球南方战略的关键一步。
![]()
安共体也借此摆脱了对美国的单一依赖,有了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
这不是中国“挤进来”,而是拉美国家主动“开门迎人”。
不是谁的胜利,而是合作逻辑的胜利。
![]()
从“闭门造车”到“开门迎客”,谁在重新定义全球秩序?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原本想稳固后院,结果却失了民心。
中国坚持二十多年不急不躁,最终赢得了全票信任。
这不是一场偶然的外交插曲,而是全球化时代“封闭”与“开放”两种路径的正面交锋。
![]()
安共体在联合声明中强调,要加强区域一体化,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而中国,正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彼此成就”。
从资源安全到规则制定,从合作态度到战略格局,美国一手“闭关锁国”的棋,反倒成了中国“走向全球”的助攻。
所以说,这不是美国一国政策的失败,而是全球秩序演进的必然。
谁愿意被锁在房间里,谁就只能看着别人在广场上起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