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一本书的名字。
美国历史学家、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理查德•霍夫施塔特(1916-1970)的杰作。
在此之前,我给你们介绍过他的另一部杰作:《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
现在你们可以发现,它们是姐妹篇。
其实我很想问一下,偏执狂能不能归于反智之一种呢?
当然,老头不会就这两部著作。还有其它代表作:
《美国思想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
它们的成书年代,大致集中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
你们想像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个什么状况?
颤抖吧,你们。
单说美国右翼搞出来的麦卡锡主义,不但与美苏冷战有关,更与中国有关,至少,是谁丢了中国,就是当时美国一个绕不过去的议题。不但大学教授得表态,自己与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卡尔·马克思没有关系,甚至妓女也得表态。
与此同时,我们这边正往左边旋风呢。具体表现就是抓右派。左边抓右边,抓完了,左边里面现再互相抓,试看天下谁更左,因为越左越光荣,越安全嘛。跟现在一样。
这世界好玩吧,跟写对联似的。也像打扑克,这边出红桃,那边亮黑桃。对对胡。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既是美国公知,还是左翼公知。
知道什么叫左翼公知吧,法国有个雨果,中国有个鲁迅。都属这个阵营。
既然是左翼公知,那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枪口,对准的就应该是美国右翼。是吧。比如他的《美国政治中的偏执狂风格》分两部,第一部就是《美国右翼研究》。《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第一部分之导论,开章就先抓住了麦卡锡主义。
想说的是,天下智人一般蠢。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所描写的反智,不但可以超越左右,还可以超越时代与国度。
比如美国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是知识越多越反动,甚至,也把专家当砖家,认为一个经济学家可能还不如一个识字的家庭主妇。就是家长写给学校的信件,也是本来俺家孩子快快乐乐的上学,不是游戏就是音乐,不是绘画就是友爱,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天哪,突然你就给增加了算术,天啦,还叫不叫我们孩子快乐成长了。
天啦,就差让孩子交白卷了。
这个家长不是有小黄帅的微信吧。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解剖了美国生活中的反智主义还不够,他还要再言说一下美国政治中的偏执狂风格。
我能说,这本书,更是超越时代与国度,当然,也更超越左右么?
他瞄准的依然是右翼,准确地说是极右翼。他称其中一些人为伪保守派。
很有现实性呢。如果理查德•霍夫施塔特健在,他给特朗普和特朗普的小伙伴柯克如何定性,会称他们极右翼,伪保守么?
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用三个词定义偏执狂风格:极端夸张、多疑和阴谋论幻想。
他强调,这与医学临床上的偏执狂,不是一个概念。医学临床上的偏执狂,是自己这个人是唯一受害者,而政治上的偏执狂,却是认为自己这个民族,这个集体,这个民族的文化,这个集体的利益与生活方式,在遭遇危险与阴谋。所以后一种会认为自己更无私更爱国,从而也更有道德优势与道德欺凌的资本。
总之,额告诉你们,到处都是国际敌人、阶级敌人、特务汉奸卖国贼。或者这样说,只要你们不跟我抱持一样的偏执狂与阴谋论,你们就都是可疑的。
怎么样,是不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偏方?
这书受到了刘擎、刘苏里、刘瑜、钱满素、王希、许知远等诸多学人的联合推荐。他们认为,这本书对当今时代不但没有过时,还显示出更为迫切的相关性。而且,既不限于右派,也不限于美国。
咋地啦,这是想说我们大中国么?
而且这些病灶在我们这边的左翼身上是不是表现得更充分呢?
当然,中式左翼并不与美式左翼吻合。
咱就这么说吧。西式左右翼都公共关怀公共批评,只不过左重在平等,右重在自由。
而中式左只有歌德,没有批评,导致中式右不得不左右兼顾。比如我们曹天,明明重在自由,但不忘要求给六十岁以上农民发退休金,简直是左右开弓,两肩挑。
中式左还最具偏执狂风格。
核心特征是受迫害感,加阴谋论。
具体表现:一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一切归咎于邪恶阴谋,并将不合已意者视为国家叛徒。二是二元对决,自己代表正义代表善,不合已见者代表邪恶与非正义。
于是乎,我代表人民宣判你。
比如我写了这书评,一是不知道能不能发出去,二是既使能发出去,也更加坐实我的美日双料特务之嫌疑。人民群众雪亮的小眼睛单眼皮,愣是于万人丛中,直取我这么一个潜伏多年的坏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