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德国基尔市一场普通的街道改造方案表决,居然让整个德国政坛吵翻了天,绿党提的方案,最后靠着极右翼 “德国选择党” 的支持才以 7:6 的微弱优势过关,这可是直接打破了德国主流政党几十年来不跟极右翼玩的潜规则。
一个街道改造而已,怎么就引发了这么大的政治地震?绿党为啥会 “引狼入室”?这场风波背后,是不是藏着德国政坛更深的隐忧?
![]()
事儿的源头很简单,绿党想改造埃斯马尔赫大街,把这条街弄得更符合环保理念,本来是个挺常规的市政工程,没想到在议会建筑委员会表决时,出现了所有人都没预料到的转折。
表决结果出来那一刻,绿党的四名委员加上社会福利党、左翼党的代表,一共六票赞成,社民党和基民盟的六名委员清一色投了反对票。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德国选择党的委员突然举起了赞成的手,这关键的一票直接让方案以 7:6 的票数惊险过关。
![]()
谁都知道,德国选择党在德国政坛是出了名的极右翼势力,主流政党打从心里就排斥跟他们有任何合作,这不是明文规定,却是多年来形成的政治默契。
可这次绿党偏偏让这个默契碎了一地,消息一出来,社民党和基民盟的议员当场就表达了强烈不满,连绿党自己人都慌了神。
基尔市绿党议会党团主席安克・厄特肯第一时间站出来道歉,语气特别诚恳,直言 “错误在我们身上”,还拍着胸脯说会承担全部责任。
![]()
她后来在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绿党从来没想过要跟德国选择党达成什么共识,更没打算抹黑社民党,“这种事绝不会再次发生”。
话虽这么说,可伤害已经造成了,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事儿到底是谁的责任?
提出这个改造方案的绿党市议员雅妮・布洛多恩觉得自己挺委屈,她解释说,表决前她一直跟基民盟和社民党反复沟通,就想争取传统盟友的支持,怎么也没想到极右翼会突然 “帮” 自己一把。
![]()
“我要是知道他们会投票支持,肯定会重新考虑提交方案的时机”,雅妮的辩解听着也有几分道理,毕竟谁也不想跟极右翼扯上关系,可在基民盟和社民党看来,这根本就是借口。
基民盟议员扬・沃尔法特在《基尔新闻报》上直接开怼,语气一点都不客气:“不想跟德国选择党搞到一起,提前就该做好预案啊。”
他觉得绿党要是真的重视那个政治默契,完全可以在表决前多做些工作,比如跟其他主流政党再好好协商,或者调整表决时间,怎么都能避免出现这种让极右翼 “捡漏” 的情况。
![]()
基尔社民党副主席恩里科・托卡尔说得更直接,他认为绿党的这个举动已经 “越过红线”,是对执政联盟的背叛。
其实了解德国政坛的人都知道,绿党、社民党和基民盟本来是执政联盟里的合作伙伴,平时虽然也有分歧,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总能达成一致,可这次的事儿让联盟内部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社民党和基民盟的支持者在网上纷纷吐槽绿党 “不靠谱”,甚至有人呼吁暂停和绿党的合作,绿党一下子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
为了平息风波,绿党议会党团很快发表了正式道歉声明,除了再次强调 “负全部责任”,还专门就之前在建筑委员会会议间隙发表的不当言论,向社民党和基民盟道了歉。
厄特肯在声明里重申,绿党会继续坚持和社民党合作,也愿意跟基尔市议会所有民主党派好好相处。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绿党在尽力修复和执政伙伴的关系,毕竟要是联盟散了,后续很多政策都没法推进。
![]()
可道歉真的能解决问题吗?不少德国民众并不买账,还有人担心,这次绿党开了个坏头,会不会让其他政党觉得 “跟极右翼合作也没什么大不了”,要是真这样,德国政坛的政治生态可能会越来越糟。
其实这事儿也暴露了议会表决机制的一些漏洞,比如在表决前,有没有办法提前预判其他党派的投票意向?对于极右翼政党的投票行为,能不能有一些约束性的规定?
这些问题以前没人认真思考过,可这次的 7:6 表决结果,让大家不得不重视起来。
![]()
有政治学者分析,德国的议会民主规则虽然完善,但在应对极右翼势力时,还是显得有些被动。
毕竟极右翼政党也是通过合法选举进入议会的,他们的投票权同样受到保护,这就给主流政党出了个难题 —— 既要尊重民主规则,又要坚守不跟极右翼合作的原则,怎么平衡真的不容易。
再往深了想,这事儿也反映出德国政坛在应对极右翼势力时的敏感性和复杂性。
![]()
这些年,极右翼势力在欧洲不少国家都有抬头的趋势,德国选择党凭借着一些煽动性的言论,在部分民众中获得了不少支持,影响力也在慢慢扩大。
主流政党一方面要抵制极右翼的极端主张,另一方面又不能完全忽视他们的存在,毕竟他们手里也有选票和议会席位。
就像这次的街道改造方案,绿党本来是想做一件好事,改善城市环境,可没想到因为极右翼的一票,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
这也给所有主流政党提了个醒,以后在推进任何政策的时候,不仅要考虑政策本身的合理性,还要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政治风险,尤其是在涉及极右翼势力的问题上,更要慎之又慎。
现在德国政坛还在为这事儿争论不休,绿党虽然道歉了,但执政联盟的裂痕能不能完全修复,还是个未知数。
而这次事件留下的思考,远不止 “谁该负责” 这么简单。
![]()
如何在议会民主规则下推动实务工作,又坚守不与极右翼合作的政治原则?如何完善议会表决机制,避免类似的 “意外” 再次发生?如何遏制极右翼势力的扩张,维护健康的政治生态?这些都是德国各政党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说到底,政治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每一个决策、每一次投票都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基尔市的这场 7:6 表决风波,虽然是因一条街道的改造而起,却给整个欧洲政坛敲响了警钟。
![]()
极右翼势力从来都不是什么 “小麻烦”,要是主流政党不能团结起来,坚守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原则,很可能会让极右翼势力有机可乘,到时候受损的不仅是某个政党,更是整个国家的民主制度和社会稳定。
希望德国政坛能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尽快平息风波,修复政党间的信任,也希望其他欧洲国家能引以为戒,重视极右翼势力带来的风险,共同维护欧洲的政治稳定和民主价值。
毕竟,对于任何一个民主国家来说,坚守正确的政治原则,比推进任何具体的政策都重要得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