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千龙网)
国庆中秋假期,北京市围绕“京彩四季”主题推出500余项文商旅体促消费活动,着力丰富消费供给,激发市场活力。记者昨日(8日)从北京市商务局获悉,八天假期,市商务局重点监测的百货、超市、专业专卖店、餐饮和电商等业态企业实现销售额95.1亿元。全市60个重点商圈客流量5966.8万人次,同比增长13.9%。
票根串起赛事与商圈
双节假期,在石景山区万达广场内,刚看完WTT中国大满贯赛事的市民李女士,正拿着票根在一家餐厅兑换折扣:“凭票根吃饭打8折,买衣服也有优惠,看完比赛顺便逛街,太方便了。”据了解,石景山区联动200余家商户推出票根优惠,不少商户门口都贴着“凭赛事票根享优惠”的海报。
在城市另一端,通州区携手大运河博物馆发放“看·见殷商”票根消费券,适时延长观展时间,跨界联动100余家商户延伸消费链条。此外,“中网嘉年华Open Live第二现场”联合朝阳798艺术区、房山首创奥莱等打造3个超现场,以票根串联百余家品牌商户,激发区域消费活力。假日期间,新首钢园商圈、北苑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1.1倍、5.9%。
首店首展引领新时尚
朝阳区“大屯里”复合消费空间、海淀区“魏公·芳华里”小而美商业生态、大兴区“世界坊”烟火生活典范……一批商业项目节前跑步入市,聚客流促消费。海淀大融城“全机器人市集”带来科技消费新体验,西城大吉巷“巷往摩登潮流生活节”引领时尚消费。
在朝阳合生汇“宝可梦151”全国首展展区前,打卡的游客排起长队,带动双井商圈客流量同比增加37%。朝阳大悦城“海绵宝宝”全国唯一展则吸引了大量亲子家庭,商场内还有超20个首展,同步开业的10余家新店中,不少是北京首店,商场客流量同比提升27%,创开业以来新高,直接带动朝青商圈客流量增长18.1%。
京城南部的北京荟聚也不甘示弱,引入奶糖派、宝可梦官方卡片道馆、一栗nutco、山石榴等多个北京首店,国庆期间推出的户外国庆主题歌会,每天都能吸引近千人观看。“听完歌会,买了宝可梦卡片,又排队吃上网红栗子,这里已经成了我和朋友们聚会的首选地。”家住大兴的市民陈女士说。
重点商圈发力夜经济
国庆期间,朝阳区“国际灯光消费季”光影秀场60组光影作品覆盖亮马河、奥体中心等核心区域,音乐喷泉、水上漂浮舞台“魔方”带来沉浸式体验,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拍照。“晚上来鸟巢附近既能看灯光秀,又能逛小店、吃美食,感觉比白天还热闹。”来自山东的游客赵女士说。
据统计,亚奥、燕莎蓝港两大商圈夜间客流量分别同比增长39.1%、2.1%。丰台区“卢沟晓月”“永定河与北京城”光影科技感受历史文脉,石景山区模式口音乐嘉年华、延庆区世园公园无人机表演每日傍晚启幕,“音乐+市集”“科技+体验”模式吸引游客驻留,有效激发夜间消费潜力。据手机信令数据显示,全市60个重点商圈夜间客流量2811.6万人次,同比增长23.3%。
主题活动“京味儿”足
据市商务局介绍,通过政策加持、活动引领,假期里京城餐饮消费同比增长4.5%。其中,北京烹饪协会联合美团发起线上线下主题打卡活动,吸引游客探寻京味美食。朝阳区“乐啤派对”啤酒文化节集结精酿啤酒展、人文艺术展和跨界体验,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前门“中华美食荟”汇聚各地驻京办特色美食,展现中轴线浓郁烟火气。
双节期间,老字号更是“各显神通”。西来顺新增的“清真美食驿站”里,刚出炉的牛肉饼香气扑鼻;烤肉季的后厨师傅首创“塞外秋韵烤羊肋间”,非遗技艺引得食客尝鲜;砂锅居的“砂锅焗蟹”、老西安饭庄的“小炒泡馍”都成了国庆热门“非遗菜品”;方砖厂69号炸酱面前门店假期每天能卖3500多份炸酱面,营业额比去年同期增长6.61%;紫光园假日期间销售额同比增长98.8%;吴裕泰、稻香村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4.5%、12.8%。
从商圈的人流如织到餐厅的烟火升腾,从首展的新鲜体验到老字号的匠心传承,这个国庆中秋假期,北京以丰富的消费供给、多元的消费场景,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消费答卷”,也让市民游客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温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