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一到,秋意浓了,寒气就悄悄钻进骨缝里。这节气是阳气“归仓”的时候,人若不调理好,可就真受寒气的苦了。很多老朋友总问我:“寒露吃啥最好?”我笑着说,吃好“四个第一”,比药顶用。
俗语讲“寒露寒、霜降毒”,这时节人的筋骨容易僵、胃口变差、手脚发凉。四个“第一”,是中医几百年来留下的经验,护养阳气、防病于未然。
今天就跟您一条条唠唠这四个“第一”,吃得明白,身子更硬朗。
顺应阳收阴长,吃得合节气,滋补才不走偏
第一根——山药,健脾润肺,稳住深秋的气血根基
山药是秋天补中益气的“头等根食”。性平不燥,入脾入肺,是过渡季节里最稳当的滋补。许多中老年人一入秋就觉得饭量小、胃口淡,有的还容易拉肚子。
![]()
这说白就是“脾虚+湿气”,非山药莫解。它能补而不腻,黏而不滞。煮汤、炖肉、下粥,搭红枣、配排骨,皆能扶正健体。
您家里平时怎么吃山药?切块炖还是打泥蒸?有讲究在里头呢。
第一果——梨子,润肺化燥,平衡秋天“燥咳痛喉”的火气
梨为“百果之宗”,秋梨性寒平甘,是清润之品。寒露气干,容易上火,咽干声哑、咳嗽出痰,全是肺燥惹的祸。
要活用梨子,用炖的不伤胃,适度加点川贝、百合、冰糖,慢炖成膏,一碗下去润肺止咳。
如果怕寒凉,可以搭配桂圆或姜片。尤其是秋燥咳久不止的人,吃药不如尝试此法,连喉咙都变润。
您是不是这几天说话多了、干咳没痰?这就得试试炖梨清火润肺的好办法。
第一肉——牛肉,扶阳补虚,温中强筋骨的“肉中上品”
牛肉性温不燥,有“补气填精、养脾壮骨”的好处。深秋阳气慢慢收藏,要靠吃点温性的动物肉来温补内里,最忌偏寒食物把脾胃冷了。
瘦牛肉炖萝卜,或加党参、桂圆慢火炖煮,是家庭进补的常见做法。吃完一身暖、胃气顺,适合腰背酸痛乏力的人群。
秋天这段时间不强筋骨,等到了霜降、立冬,怕冷的毛病会更明显。
想问问您,最近上楼梯是不是气短、腿软?那该炖锅牛肉汤尝尝滋味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