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浙江一家监狱里,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坐在铁窗后,一遍遍擦着镜片,他没想过镜片里映出的自己,正站在人生最危险的岔口,他作为台湾军情局上校的档案,正被大陆国安的人一页页翻着,这人叫李志豪,他的真实身份,二十年后才被香港的街坊无意中知道。
![]()
李志豪的故事得从六十年代说起,他生在广东台山,十八岁参军,进了广州警备区,天天游泳训练,水性自然练出来了,改革开放那会儿,他三十五岁,日子实在难熬,偷渡去了香港,在尖沙咀的霓虹灯底下当搬运工,八六年一个下雨的晚上,三个台湾军情局的人找上他,指着街边报亭里关于台海的新闻说,你水性好,又当过兵,要不要帮我们盯紧点大陆那边的动静。
![]()
面对每月八千港币,李志豪答应了,谁也没料到,这是一场早布好的局,台湾那边不知道,他偷渡前已经在广州公安局备了两份档案,三个月后,桃园机场,台湾特训营的教官说他是最合适的间谍苗子,结业那天,大陆的人当街拍他肩膀,老同学,好久不见。
![]()
1994年千岛湖那起案子让李志豪变了样,台湾那边因为摸不清细节急得团团转,他却突然带着所谓绝密资料回国汇报,没人留意他西装内袋里还夹着大陆给台湾的那份同样内容的情报,这次他立了功,升了上校,可也埋了雷,他报的细节太准了,台湾那边开始嘀咕,是不是大陆故意放水。
![]()
真正改变两岸谍报格局的是1996年台海导弹危机,李登辉在记者会上说大陆导弹都是空心的,那会儿李志豪正坐在台北松山饭店的密室里,对着情报一条一条核对,顺着刘连昆这个名字,他花了三个月,把整个叛徒网络理清楚了,从解放军大校邵正宗到少将刘连昆,二十八份机密文件的去向,像线一样连得明明白白,报告送回北京,中南海的红头文件当晚就发到了军事法庭。
![]()
2003年台南监狱的探视室里,李志豪摸着囚服领口的编号,这身军装穿了十年,连虱子都带着两岸的味儿,直到2015年某个清晨,红磡车站月台上,他攥着特赦文件,手在抖,交换名单上那个“李”字,让他终于能回维多利亚港的晨雾里。
如今在湾仔菜市场,总能看见一位白发老人蹲在海鲜摊前比划着价码,摊主王婶记得他常买三文鱼头熬汤,人实诚,从不还价,没人知道保温桶里飘着鱼香的时候,他正用当年在台湾学的摩斯密码,给孙女发微信语音,阿公煮的汤,要趁热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