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托大家关注点赞收藏本文章
主动脉瓣狭窄的定义及初步处理
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Stenosis, AS)是一种瓣膜性心脏病,表现为主动脉瓣口变窄,阻碍正常血流。由于心脏需通过狭窄的主动脉瓣口更用力泵血,导致慢性压力超负荷,进而引起左心室肥厚、搏出量减少及左心室功能障碍。
![]()
典型症状包括胸痛、晕厥和心力衰竭的经典三联征。
![]()
患者处理流程
当患者因可能的主动脉瓣狭窄症状(如胸痛或晕厥)就诊时,应立即进行以下步骤:
1. 基础生命评估
评估患者的气道(Airway)、呼吸(Breathing)、循环(Circulation)、意识(Disability)和暴露(Exposure),以判断其是否处于稳定状态。
2. 处理不稳定患者
如果患者不稳定,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维持气道、呼吸和循环:确保气道通畅,纠正呼吸异常,并维持有效循环。
建立静脉通路并补液复苏: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开始补液以支持血流动力学。
持续生命体征监测:包括脉搏氧饱和度、血压和心率的实时监测。

3. 采集重点病史和体格检查
稳定患者后,进行进一步评估,包括采集病史和进行针对性的体格检查。
不稳定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管理重点
在处理不稳定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时,应高度怀疑心源性休克的可能性。其临床表现可能包括:
病史
典型症状:胸痛(心绞痛)、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运动耐量下降和外周水肿。

既往病史:可能存在心力衰竭或心房颤动等心脏相关病史。

血流动力学异常:低血压、心动过速及可能的心律失常。
皮肤状态:因心力衰竭导致皮肤冰冷、湿润和苍白。

通过以上处理流程,医务人员可在急诊环境下迅速识别并稳定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为进一步诊断与治疗(如超声心动图评估或瓣膜介入治疗)奠定基础。
主动脉瓣狭窄的听诊、诊断与管理听诊发现:最重要的线索
通过听诊可以获得诊断主动脉瓣狭窄的重要线索:
收缩期杂音:在右侧第二肋间隙听到响亮的中至晚期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这种杂音会传导至颈部,通常与主动脉瓣狭窄的严重程度相关。
S4心音:因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可能听到S4心音。
肺部啰音:提示肺水肿,是心力衰竭的表现。
![]()
下一步诊断措施
1. 心电图(ECG)
心电图可能揭示以下异常:
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
左心室肥厚(LVH):压力超负荷导致的特征性变化。

经胸超声心动图是诊断主动脉瓣狭窄的金标准,可提供以下关键信息:
主动脉瓣结构异常:瓣叶增厚、钙化,或收缩期活动受限。
瓣口面积减少:提示严重狭窄。
左心室变化:左心室壁呈同心性或均匀性肥厚。

对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一般不推荐,因为:
镇静风险:可能导致低血压或心脏骤停。
后负荷改变:镇静后心脏后负荷下降,会低估瓣膜狭窄的严重程度。

治疗与管理
1. 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应尽快转诊心脏外科进行主动脉瓣置换术。主要有以下两种选择:
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urgical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SAVR)
这是一种开胸手术,主要是切除病变的主动脉瓣并植入人工瓣膜。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 TAVI)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将新瓣膜通过导管置入病变的主动脉瓣上。适用于不能耐受开胸手术的高危患者。

注意:TAVI仅适用于主动脉瓣狭窄,不适用于主动脉瓣返流。2. 进一步检查
若患者伴有缺血性心脏病症状,应进行以下评估: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脉狭窄情况。
心脏导管检查:明确病变程度,为进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现在不稳定的病人都被照顾好了,让我们回到基础生命评估,谈谈稳定的病人。
下一步是获得一个集中的病史和体格检查。请记住,其中一些患者可能无症状。
然而,有症状的患者通常报告有心绞痛、呼吸急促、端坐呼吸以及晕厥发作、运动耐量下降或水肿。
此外,患者可能有心力衰竭或心房颤动病史。在体检时,你可能会发现低血压和可能的心律失常。在颈部检查时,你还会发现低容量,缓慢上升的颈动脉搏动。
![]()
临床要点总结
听诊为关键:杂音、S4心音及肺水肿均为重要线索。
影像学确诊:TTE是诊断主动脉瓣狭窄的核心工具。
慎用TEE:避免因镇静导致后负荷改变或心血管不良事件。
早期介入:病情不稳定患者需尽快安排SAVR或TAVI。
综合管理:注意合并症的评估与处理,尤其是冠心病的可能性。
通过听诊可以初步识别主动脉瓣狭窄的可能性:
收缩期杂音:在右侧第二肋间隙听到中至晚期喷射性收缩期杂音。该杂音传导至颈部,是主动脉瓣狭窄的典型表现。
S4心音:因左心室压力负荷增加而出现,提示心脏顺应性下降。
肺部啰音:提示肺水肿,是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出现这些体征,应高度怀疑主动脉瓣狭窄。
进一步诊断:经胸超声心动图(TTE)
TTE是诊断主动脉瓣狭窄的关键工具,可提供以下关键信息:
主动脉瓣叶结构:瓣叶增厚,有或无钙化,可能存在二叶式主动脉瓣。
瓣口面积:狭窄程度的直接指标。
瓣膜功能:收缩期活动受限。
左心室改变:左心室壁呈同心性肥厚,提示慢性压力负荷。
此外,TTE还可通过以下参数评估狭窄的严重程度:
主动脉瓣口面积:正常为 >2 cm²,狭窄时减少。
平均压力梯度:评估血流受阻的程度。
跨瓣最大血流速度:反映主动脉瓣的狭窄程度。
根据这些测量指标,主动脉瓣狭窄可分为轻度、中度或重度。
![]()
管理原则
1. 轻度主动脉瓣狭窄
临床表现:通常无症状。
随访建议:每3-5年进行一次经胸超声心动图以监测病情进展。如出现症状,应提前复查。
临床表现:大多数患者仍无症状。
随访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现症状时应立即复查。
管理取决于患者是否有症状及左心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 EF):
无症状患者:
若运动试验中出现症状,且患者可耐受手术,则推荐进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
若患者不适合手术,可持续随访,直至出现明显症状或EF下降。
EF >50%:进行运动负荷试验以评估是否存在隐匿症状。

EF ≤50%:即使无症状,也建议进行瓣膜置换(SAVR或TAVI),以防进一步左心室功能损害。
有症状患者:
无论EF水平,症状性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均需考虑手术干预。
根据患者手术风险及其他伴随疾病,选择SAVR或TAVI进行治疗。

临床重点总结
听诊与超声为核心诊断手段:收缩期杂音、瓣叶增厚及左心室肥厚为关键发现。
定期随访:轻度及中度患者需按推荐时间间隔复查TTE以监测病情进展。
重度患者管理以症状和EF为基础:
EF >50%的无症状患者需通过运动试验进一步评估手术指征。
EF ≤50%或有症状的患者需立即进行瓣膜置换以改善预后。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管理与治疗
对于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出现症状的患者,主动脉瓣置换术(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AVR)是明确的治疗方案。以下为具体管理策略及相关知识点。
1. 选择治疗方式:SAVR vs. TAVI
治疗方案由心脏科医生和心脏外科医生的团队协作决定,主要依据患者的手术风险。
SAVR(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传统开胸手术。
通常适用于年轻、手术风险较低的患者。
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组织瓣膜置入主动脉瓣口。
通常适用于高龄或高手术风险患者。
风险评估工具: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STS)风险评分计算器用于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帮助决定是进行SAVR还是TAVI。
2. 主动脉瓣置换类型:机械瓣膜 vs. 生物瓣膜
在瓣膜置换时,可以选择以下两种瓣膜类型:
(1)机械瓣膜
特点:由人造材料制成,具有终生使用寿命。
适用人群:通常用于50岁以下的患者,因其长寿命可以避免未来再次手术。
抗凝需求:需终生服用华法林以预防血栓形成。
并发症风险:长期抗凝增加出血风险。
特点:来源于猪、牛或马的组织瓣膜。TAVI术中使用的均为生物瓣膜。
寿命:约10-15年,可能需要二次置换。
抗凝需求:不需要长期抗凝药物,因此适用于无法耐受抗凝治疗的患者。
适用人群:通常适用于50岁以上或不适合长期抗凝治疗的患者。
![]()
以上图片内容来源: Osmosis.org
https://www.osmosis.org/learn/Aortic_stenosis:_Clinical_sciences?from=/md/usmle-step-2-review/cardiovascular-system/clinical-sciences/valvular-heart-disease
如发现文字或者图片错误,请留言或私信指正,因为每篇文章修改次数非常有限,所以我会在留言区置顶标记的错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