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源自英国《每日电讯报》2025年6月24日报道。原文标题:“Europe is building a new 'Iron Curtain' — with millions of landmines”,内容经重新编辑。
英国《每日电讯报》记者近日深入立陶宛边境,探访了这场冷战以来欧洲最敏感、也最具争议的军事布局——五个北约国家集体决定退出《渥太华公约》,恢复使用杀伤人员地雷,以应对来自俄罗斯的“现实威胁”。
2025年6月,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与波兰正式通知联合国,将于年底退出1997年《渥太华公约》。公约迄今已有164国签署,禁止缔约方使用、储存、生产和转让杀伤人员地雷。五国在递交通知后,可自2026年1月起合法恢复地雷的制造、储存与部署。
这一决定覆盖一条自芬兰拉普兰到波兰卢布林、长达2150英里(3460公里)的陆地边界。军事规划人员已开始评估沿线森林、湖泊与居民区的布雷方案,初步设想涉及“数百万枚”地雷。冷战结束以来,欧洲腹地首次出现大规模重新启用该武器的迹象。
![]()
条约背景与当前动作
《渥太华公约》诞生于1997年,英国在戴安娜王妃去世一周年之际完成批约。时任国防大臣罗伯逊曾称地雷“军事用途有限、道德上应被禁止”。该公约最终由164个国家签署。二十余年后,五国认为安全环境已“根本恶化”,决定松绑相关限制。
![]()
立陶宛是五国中边境线最长、地形最敏感的国家:
与白俄罗斯边界约420英里
与俄罗斯加里宁格勒飞地边界约30英里
其间夹有“苏瓦乌基走廊”,是北约增援波罗的海三国唯一的陆地通道
北部“鹦鹉嘴”突出部深入白俄罗斯,最近村庄距三方交界点不足3公里
![]()
立陶宛议会5月以107票赞成、0票反对、3票弃权退出公约;国防部已预留8亿欧元专款,用于生产反坦克与杀伤人员地雷,计划总量“数十万枚”。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亦已启动相应预算,具体数字尚未公开。
时间表与后续计划
2025年12月:五国正式解除《渥太华公约》义务
2026年起:可开始生产与实弹储存
2026—2028年:完成库存目标并举行跨国联合布雷演习
2028—2030年:视情报评估决定“是否以及何时”实战部署
立陶宛国防部在公开简报中列出的“潜在窗口”显示,若外部谈判进展不利且对方军力恢复,“威胁可能提前至2027年前后”。官方强调,地雷只是“最后手段”,但“必须拥有选项”。
技术与部署细节
官方文件显示,五国拟采用“平时入库、战时快速布设”模式:
地雷储存于边境军火库,平时不埋入地下
若局势升级,可用机械化布雷车、直升机或无人机在数小时内完成布设
新型地雷具备电子自毁、自失效与远程保险/解除保险功能,官方称“可降低遗留风险”
布设前政府将发布预警,并设定禁区与通道
立陶宛前防长、现任内政部长卡丘纳斯表示,地雷将与“龙牙”反坦克障碍、无人机、远程火力共同构成“反机动体系”,目的在于“迟滞潜在对手、争取盟友抵达时间”。
居民与民间声音
边境村庄Šadžiūnai现有居民13人,全部为老年人。84岁的麦凯维奇回忆1944年村庄被焚毁的场景,对可能的地雷部署感到不安:“也许动物踩上去会爆炸。我无力再去森林,但也无法改变什么。”
距边境约1英里的迪迪耶吉·鲍希艾村,37岁的彭科夫斯基内与丈夫已在地下室储备15升水、医疗包与罐头,并在花园挖好简易掩体,用于保护六个月大的婴儿。她理解国防需求,但担心“地雷一旦埋下,心理上再去森林就不容易了”。
国际与人道视角
2023年,全球地雷伤亡逾2000人,其中84%为平民,四分之一为儿童。安哥拉、柬埔寨、阿富汗、波黑等国在战争结束二十年后仍深受其害。
联合国裁军事务办公室呼吁“任何重新启用杀伤人员地雷的决定都应评估长期人道风险”。国际禁雷运动(ICBL)指出,现代自毁技术“并不能完全消除遗留隐患”,且危机中的快速布设“往往缺乏精确测绘,增加后期清除难度”。
五国回应称:
布设区域将“尽可能远离居民点与农地”
布设前完成地理信息登记,便于战后清除
愿意在“冲突结束后”接受国际协助排雷
结语
从拉普兰雪原到波兰平原,一场关于安全、记忆与人道代价的辩论正在展开。边境森林依旧静谧,松木与白桦间已出现加固栅栏和巡逻车道;数百万枚地雷尚未落地,却已改变人们对“边界”二字的想象。下一步,它们是否会真正埋入土中,取决于政治家、军人与居民在不确定的未来里如何权衡风险与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