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秉持军事中立的瑞士近日宣布采购反无人机系统,这一举措并非孤立的防务升级,而是欧洲多国遭不明无人机侵扰背景下的必然选择。
这个未加入欧盟与北约的内陆国家,正试图以自主防御应对弥漫全欧的低空安全威胁,其动向折射出中立国在复杂地缘环境中的安全困境。
![]()
瑞士军方周五证实,计划采购一套专门针对“迷你无人机”的防御系统,以应对军事区上空频发的无人机目击事件。
陆军发言人德尔菲娜・施瓦布-阿勒曼德向法新社透露,军方目前“完全缺乏针对微型、迷你及小型无人机的防护手段”。
但今年已在军事场地上空及演习区域附近“多次发现”此类飞行器,且自去年起这类事件数量持续上升。
出于行动安全考虑,军方未披露具体事件数量、性质及追踪措施。
![]()
此前,瑞士已完成某型反无人机系统的实地测试,结果显示其能有效探测并拦截威胁军事设施的微型无人机,这一积极结论与无人机技术的快速扩散,共同推动军方将采购计划列为优先事项。
瑞士的防御升级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呼应了全欧范围内的无人机安全危机。
近期,波兰、丹麦、德国等多国接连报告领空遭不明无人机入侵,波兰与北约曾直指俄罗斯为幕后推手,但俄方予以否认,称此类指控“毫无根据”。
受此影响,欧盟已提出打造具备侦察、追踪与拦截功能的“无人机墙”,作为东翼边界监测机制的核心组成部分。
尽管瑞士保持中立,未参与欧盟或北约的防务协作,但地缘上的紧密关联使其难以独善其身。
![]()
值得关注的是,瑞士采取了“攻防并举”的应对策略。
除采购防御系统外,联邦国防采购局已与三家供应商签订框架合同,购入商用微型无人机用于巡逻侦察与训练辅助,形成防御与运用的互补体系。
这一布局延续了其“武装中立”的传统,作为强制征兵的国家,瑞士虽不结盟却始终保持国防警惕。
从历史上看,瑞士对无人机技术并不陌生,其曾与以色列合作研发“游侠”战术无人机,该装备可在5486米高空执行侦察任务,续航达6-9小时,如今转向反无人机领域,实则是对技术发展的顺势调整。
![]()
对于中立国而言,此次采购是场微妙的平衡术:既需应对真实存在的安全威胁,又要避免卷入地缘纷争。
欧盟打造“无人机墙”尚面临资金分配、技术依赖等多重难题,而瑞士的自主采购路径,为中立国家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提供了新思路。
从欧盟的集体防御到瑞士的自主布局,欧洲的无人机防御行动凸显了低空安全已成为地缘博弈的新焦点。
瑞士的选择表明,在无人机技术普及的今天,即便是传统中立国也需更新防御理念。
这场“低空防御战”的走向,不仅关乎单个国家的安全,更将影响欧洲整体安全格局的重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