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欧洲的天空有点不太平,一架架看似不起眼的无人机,竟让多个国家的机场接连“停摆”。
11月7日上午,比利时列日机场刚因无人机干扰短暂关闭,转头6日晚布鲁塞尔机场和列日机场就因发现无人机暂停运营半小时,4日到5日布鲁塞尔机场更是两度中断航班起降。
从德国到瑞典,从立陶宛到挪威,近两个月来欧洲多国机场被无人机搅得鸡犬不宁,大量旅客滞留、航班大面积延误,曾经高效有序的欧洲空域,如今成了无人机干扰下的“重灾区”。
![]()
面对愈演愈烈的无人机干扰,欧洲多国开始采取紧急措施。丹麦因为9月下旬以来机场和军事设施频繁遭遇无人机干扰,加上要主办10月初的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9月28日宣布自9月29日至10月3日在全国范围内禁止所有民用无人机飞行,只有公共重大紧急任务的无人机飞行可豁免,违反者最高可处两年监禁。德国则计划修订法律,授权军方击落侵入领空的无人机,还已向比利时派遣先遣部队,协助评估局势并提供反无人机系统支持。
![]()
欧盟层面也在行动,10月1日,欧盟27个成员国的50多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在哥本哈根举行非正式会议,将安全防务作为首要议题,提议建立新的国防技术联盟,反无人机系统被列为覆盖欧洲大陆的重要防御手段。比利时更是推出了耗资5000万欧元的反无人机计划,用于采购探测系统、干扰器和相关武器,同时加强无人机注册管理和监控能力。北约也已在波兰和罗马尼亚东部边境部署首批美国制造的反无人机系统,波罗的海地区的警戒级别也已提升。
![]()
不过这些措施没能完全遏制无人机带来的混乱,各国各自为政的防御策略仍存在明显漏洞。无人机活动常常跨越国界,比如德国北部与丹麦接壤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出现的“无人机群”,就需要两国协同应对,但实际操作中,空管、军方、警方等部门的协调往往跟不上。欧盟委员会已明确表示,“欧洲无人机防御倡议”将在2026年第一季度启动建设,目标是年底前完成,打造统一的防御体系。
![]()
无人机带来的空域挑战虽让欧洲暂时陷入被动,但多国已开始联手应对,从禁令出台到技术部署,再到欧盟层面的统一规划,都在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推进。
相信随着反无人机技术的升级和协同机制的完善,欧洲空域终将恢复往日的有序与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