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趣聊两汉:汉朝有外卖吗?

0
分享至

1956年,四川成都的一个工地里,工人在挖地基时,碰到了一块硬邦邦的东西。



清理掉泥土后,一块巴掌大的青砖露了出来,砖上还刻着密密麻麻的图案。

后来这块砖被送到了四川省博物馆,专家一看就激动了——这是东汉时期的"市集画像砖"。

这块砖长不到50厘米,宽只有28厘米,却把汉代市集的热闹场景,刻得活灵活现。

砖的中间,是一条宽敞的"市道",道两旁摆满了摊位。

左边的摊位前,有商贩弯腰给顾客递东西;右边的摊位上,似乎堆着粮食或者布匹。

最有意思的是砖的右下角,站着一个挑着扁担的人。

他穿着短衣,裤腿扎得紧紧的,肩膀压着扁担,扁担两端挂着两个圆鼓鼓的竹筐。

竹筐上盖着布,看不清里面装的是什么,但从他脚步匆匆的姿态来看,不像在摆摊,更像在赶路。

专家说,这个人很可能就是汉代的"配送员"——要把市集上的商品,送到客户家里去。

你可能会问,一块砖而已,会不会是巧合?

还真不是。

在山东沂南,考古人员还发现过一块东汉的"庖厨画像石"。

石头上刻着一个热闹的厨房场景:有人在宰羊,有人在切肉,还有人在烧火。

最边上,有个仆人模样的人,手里端着一个食盘,正往门外走。

食盘里放着好几道菜,盘子边缘还刻着花纹,看起来很精致。

结合旁边"宴饮图"的场景,专家推测,这个人是把厨房做好的菜,送到宴席上去——这简直就是汉代的"外卖送餐"。

除了画像砖、画像石,史书中的文字,也藏着汉代"配送"的线索。

《三辅黄图》是一本记载汉代长安地理的书,里面写:"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

意思是长安有九个大市集,每个市集都方方正正,周围还有居民里坊。

市集和里坊是分开的,里坊里的人要想买东西,得去市集。

可长安那么大,里坊离市集远的,走路要半个时辰。

要是买一袋米、一口锅,自己扛回去还行;要是买一只活鸡、一坛酒,或者想请朋友吃饭却不想自己做,怎么办?

答案就是:让商贩送上门。

《盐铁论·散不足》里,有句话很关键:"今民间酒食,殽旅重叠,燔炙满案,臑鳖脍鲤,麑卵鹑鷃,铫戈丸卵,逢迎接待,并列盘俎。"

翻译过来就是,当时民间的宴席上,有烤肉、炖鳖、切鲤鱼,还有各种禽蛋,菜多得摆不下。

这么多菜,不可能全是主人自己做的——要知道汉代没有煤气灶,炖一只鳖要烧半天柴火。

更可能的是,主人从市集上的"熟食铺"订了菜,让铺子里的人送过来。

这和我们现在点外卖,是不是很像?

除了熟食,粮食的配送更常见。

汉代人吃的粮食,主要是粟、麦、稻,这些东西都很重,一户人家一次要买好几斗(一斗约等于现在的12斤)。

要是家里没有壮丁,自己扛回去很费劲。

所以市集上就有专门"送粮上门"的人。

《居延汉简》是汉代驻守边疆的士兵留下的文书,里面有一条简文写:"僦牛车二乘,载粟五十石,付某里王君,钱二百五十。"

"僦"就是雇佣的意思,这句话说的是:有人雇了两辆牛车,拉了五十石粟(约600斤),送到某里的王君家,付了250钱。

虽然这是边疆的记录,但长安作为都城,粮食配送只会更普遍。

甚至连皇帝的御膳,都需要"配送"。

《汉书·百官公卿表》里记载,汉代有个官职叫"太官令",负责管理皇帝的饮食。

太官令手下有"太官丞""太官厨",还有专门的"给使"——就是把厨房做好的菜,送到皇帝宫殿里的人。

这些"给使",算得上是汉代最高级的"外卖小哥"了。

那么,汉代的"配送员",主要是哪些人?

从画像砖和文字资料来看,大概有三类。

第一类是市集里的小商贩。

他们在市集里有摊位,卖熟食、粮食、布匹之类的商品。

要是有顾客住得远,或者买的东西多,他们就会亲自送货上门。

四川新都出土的一块东汉画像砖上,就有这样一个商贩:他的摊位上摆着陶罐,手里却提着一个小陶罐,正跟着一个顾客走。

顾客手里拿着钱,应该是刚买完东西,让商贩送回家。

这类商贩既是"店主",又是"配送员",赚的是辛苦钱。

第二类是专门的"僦人",也就是现在的"货运司机"。

他们有牛车或者马车,专门帮人运输货物,按路程和重量收费。

《史记·货殖列传》里说,汉代的富商"轺车百乘,牛车千两"——有一百辆马车,一千辆牛车,靠运输和贸易赚钱。

这些富商手下,肯定有很多负责赶车配送的人。

普通百姓要是需要运粮食、家具,就会找这些"僦人"。

第三类是贵族或官僚家里的仆人。

就像《汉书》里提到的"给使",他们不直接赚钱,而是帮主人跑腿,去市集买东西,或者去厨房取菜。

山东沂南的"庖厨画像石"里,端着食盘的仆人,就是这类人。

他们的"配送"范围,主要是主人的府邸,不用跑太远,但对服务要求高——不能把菜洒了,不能耽误主人吃饭。

不同的"配送员",用的配送工具也不一样。

最常见的是人力工具,比如扁担、背筐、手推车。

画像砖里的小商贩,大多用扁担挑东西——扁担两头挂着竹筐,竹筐里装着商品,既轻便又灵活,适合在拥挤的里坊小巷里走。

要是送的东西多,就用手推车。

河南南阳出土的一块汉代画像砖上,有个手推车的场景:车是木头做的,有两个轮子,车上堆着高高的粮食,一个人在前面拉,一个人在后面推。

这种手推车叫"鹿车",虽然简陋,但能装不少东西,适合短途配送。

比人力工具效率高的,是畜力工具,主要是牛车和马车。

牛车速度慢,但载重量大——一辆牛车能装几十石粮食,相当于现在几百斤。

《史记·平准书》里说,汉武帝时期,"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粮食便宜,运输方便,牛车功不可没。

马车速度快,但载重量小,主要用来送贵重的东西,比如丝绸、珠宝,或者紧急的熟食。

《汉书·霍光传》里记载,霍光辅佐汉昭帝时,有一次昭帝突然想吃鱼,太官令立刻让手下用马车去市集买鱼,再送到宫里——这算是汉代的"加急配送"了。

还有一种特殊的工具,是"肩舆",也就是现在的轿子。

不过肩舆不是用来运货的,而是用来运人,或者运非常贵重的食品。

比如贵族家里办宴席,要送一道刚做好的"烤全羊",怕路上凉了,就会用肩舆抬着食盒,让仆人快步送到宴席现场。

这种配送方式成本高,只有富贵人家用得起。

这些还都是有据可查的,那些湮没在历史中的,应该还有不少,但现有的这些,也足以证明,早在汉朝,我国就已经有相对成熟的外卖配送体系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可以赋黄码红码治理

防止规模性返乡滞乡,可以赋黄码红码治理

上峰视点
2025-11-17 18:35:31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取消日韩学历,这不是在报复日本

林中木白
2025-11-17 14:59:29
全运游泳收官!诞生5大赢家,2人失意,2人成未来希望,一项没落

全运游泳收官!诞生5大赢家,2人失意,2人成未来希望,一项没落

篮球圈里的那些事
2025-11-17 21:01:57
俞敏洪在南极给员工写信翻车上热搜!员工:23点我还在打电话续费

俞敏洪在南极给员工写信翻车上热搜!员工:23点我还在打电话续费

柴狗夫斯基
2025-11-17 21:16:32
关闭全部门店,盒马创始人又失败了

关闭全部门店,盒马创始人又失败了

邱处机
2025-11-17 19:06:09
荒诞!雷军再遭小米产品反噬:40米潜水手表,小字免责又引火烧身

荒诞!雷军再遭小米产品反噬:40米潜水手表,小字免责又引火烧身

娜乌和西卡
2025-11-17 16:22:27
小天才手表,背刺中国家长

小天才手表,背刺中国家长

金角财经
2025-11-17 16:19:49
仅因“没证据证明死者带凶器”,申大爷竟被判防卫过当,全网怒了

仅因“没证据证明死者带凶器”,申大爷竟被判防卫过当,全网怒了

热点菌本君
2025-11-17 15:49:25
多部日本电影撤档!院线经理回应《鬼灭之刃》20日停映

多部日本电影撤档!院线经理回应《鬼灭之刃》20日停映

释凡电影
2025-11-18 04:12:09
高市早苗的面相分析:蛇纹锁口,目藏刀锋,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高市早苗的面相分析:蛇纹锁口,目藏刀锋,国之将亡,必出妖孽

山九观主
2025-11-17 11:35:08
泰国国王突然跪了,尊贵身份为何输给高僧?中泰佛缘暗藏玄机

泰国国王突然跪了,尊贵身份为何输给高僧?中泰佛缘暗藏玄机

刘哥谈体育
2025-11-18 03:33:33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中国准备打一场反侵略战争,解放军发文,不会保证日本本土的安全

影孖看世界
2025-11-16 20:05:08
哈登28000分里程碑:现役第3仅输詹杜+历史第11 神迹历史第一

哈登28000分里程碑:现役第3仅输詹杜+历史第11 神迹历史第一

醉卧浮生
2025-11-18 09:34:53
2-0!世界杯头号夺冠热门诞生:世预赛8连胜0丢球!改写71年历史

2-0!世界杯头号夺冠热门诞生:世预赛8连胜0丢球!改写71年历史

篮球看比赛
2025-11-17 11:40:56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前TVB过气一姐北上夜场开工,唱到露膊近距离可摸手仔

粤睇先生
2025-11-18 00:53:15
又走了一家外企

又走了一家外企

曹多鱼的财经世界
2025-11-17 15:03:31
社评:德国副总理访华的正常与不寻常

社评:德国副总理访华的正常与不寻常

环球网资讯
2025-11-18 00:06:14
“窗帘藏酒”真相再调查 原是服务员找来空箱装喝过的酒瓶 酒店表示:员工配合调查的时间算出勤

“窗帘藏酒”真相再调查 原是服务员找来空箱装喝过的酒瓶 酒店表示:员工配合调查的时间算出勤

扬子晚报
2025-11-17 22:06:24
11月18日俄乌最新:川普放狠话

11月18日俄乌最新:川普放狠话

西楼饮月
2025-11-18 01:35:03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重大风险警告!日本全境或变战场,中方14艘巨舰下水,反制将开始

云鹏叙事
2025-11-16 15:18:51
2025-11-18 10:36:49
贪吃的骆驼
贪吃的骆驼
历史爱好者
1169文章数 2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的愤怒还在继续 对日反制有三个新特点

头条要闻

牛弹琴:中国的愤怒还在继续 对日反制有三个新特点

体育要闻

直到退役那天,“海湾梅西”也没去欧洲踢球

娱乐要闻

金鸡奖是“照妖镜”,揭露人情冷暖?

财经要闻

青云租陷兑付危机 集资与放贷的双面生意

科技要闻

京东外卖要“独立” 刘强东还宣战“点评”

汽车要闻

更加豪华 更加全地形 极石ADAMAS

态度原创

数码
房产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中国平板最新排名:华为独占三成份额!小米快被挤出前三

房产要闻

首开狂卖6.68亿!海口这个顶级教育红盘,引爆海口楼市!

艺术要闻

墙上这十四个字太难读,你敢挑战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韩国提议举行朝韩军事会谈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