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月初七,农谚说这天天气能看冬季冷不冷。北方老乡常说“八月初七晴,冬天暖如春”,南方则讲“露水重,正月冻得凶”。
![]()
这些老话传了几百年,老辈人看天种地全靠它。可农谚到底准不准?
2020年八月初七下雨,那年冬天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低1.
1℃。
![]()
气象专家说,农谚有道理但不全准。
秋季冷空气动得勤,冬季寒潮可能多。但现在全球变暖,近20年我国冬季70%概率偏暖,暖冬里也会突然来寒潮。2023年冬天算暖,12月却骤降20℃,大棚菜差点没保住。
山东寿光菜农老李说:“俺们看农谚定覆膜时间,更信15天天气预报。
![]()
”农谚有地域讲究,江南看中秋云遮月,东北有自己的老说法,不能生搬硬套。华南农谚说“八月初七露水重,来年正月冻死虫”,这和清晨温度低有关联。
现代气象学发现,秋季大气环流异常,可能通过“遥相关”影响冬季风强度。但单看一天天气不够,海温、极涡、积雪都得综合算。国家气候中心说,2025年冬季可能冷暖交替剧烈,不是一直冷。
老辈人还看“冬在头,冻死牛”,今年冬至在农历十一月初一,这说法又添了层悬念。
![]()
农谚像本老字典,能查天气密码,可现代科学这本“厚书”更踏实。种冬小麦的得留意,秋季降温早,播种要调深点;南方柑橘得防冻雨。
北京市气象台张工说:“农谚是补充,穿衣采暖还得看权威季度预报。”老乡们,你家那边八月初七有啥说法?准不准?
评论区聊聊。天气变化没定数,冬季咋准备?等11月国家气候中心预报最靠谱。
毕竟,大棚够结实、暖气够热乎,再冷的天也不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