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他们历经艰辛所以长寿,而是被筛选下来的,本身就长寿。
2025-10-03
儿子小学有很多书,是我以前没有看过的,有时候都会拿着看看,最近算是把去年很多没有上过的书都看了一遍。
已经忘记我们小学三年级有没有思想政治了,现在他们有很多,还有一个叫强国有我的书,里面主要说最近的中欧班列的。
这让我再一次回忆起七月份看书时的一个观点,并不是他们历经艰辛所以长寿,而是因为他们是被筛选下来的,本身就长寿。
忘记看矛盾的什么散文时,里面有说到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不长,还专门找出来看看。
铺垫的好像有点长了,言归正传:记得网上疯传过王健林一天的行程,后来撕葱说这只是特例,只是偶尔的一天。
我不知道这不是他们后来故意说的,类似公关,毕竟一开始并没有说什么。我有段时间接触过很多企业家,感觉都像是打了鸡血一样。
后来因为行业问题,我也接触过很多老头子,那个时候真的可以用老头子来形容,毕竟短视频也只是优酷土豆的时候,互联网虽然已经算是起来了,但大家都不在上面做妖!
![]()
千万不要低估了当年有些糟老头,多是企业主,特别是一些实干行业的,比如养殖畜牧等行业,老头特别多,很多都是升级打怪上来的,最初可能是赶集卖鸡卖鸡蛋,慢慢规模越来越大,一直升级到现代化养殖基地与屠宰基地,一大把年纪了,依然天天上班,一般小伙子都没有他那个精力,感觉干到85没有问题。
以前上学的时候,有节公开课说的就是论青年,有点类似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当时教授的观点是75岁以下都是青年,挺胡扯的吧?但是这个问题若是问杨振宁,75岁不就是小伙子吗?问王石,75岁也是小伙子,范曾、韩美林都是如此,王健林现在应该也快到这个年龄了,依然生机勃勃,我觉得这个观点应该加个定语,仅限于优秀的人。
农村里面很多人,五六十岁就感觉看开了,天天研究死了!
普通人的职业长度很短,差不多是25岁到55岁,也就是30年,但是优秀的人?差不多是25岁到85岁,要有60年,而且越老越妖,有经验加成。
之前我就有过一个好奇,不是应该越老越值钱吗?说的其实就是优秀的那群人!
普通人40岁想找份工作就很难了,我们总觉得富人的时间少,穷人的时间多,其实不是如此,穷人的时间才是时间,因为就是青春饭,转眼即逝。
今年7月份的时候,我就在感慨,当年累死了那么多人,其实就是基因的选择,大家都在加班熬,但有些人就是不适合。
我跟着开过长会,从早上十点到晚上十二点,没有休息时间,是真的一直在开会,饿了就吃点零食,上厕所就上厕所。有些人很优秀但不一定能熬住,有些人不优秀也不一定能熬住,但要熬下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