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都说中国的应试教育埋没了很多人才,大家怎么看?
我不怎么看,我认为这是胡说八道。为什么?现在网上老有人说这个论调,对不对?动不动就说中国的素质教育怎么影响孩子个体发育啦,什么创新力没有了,我认为纯扯淡。
我就告诉你,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在中国是同时存在的,但是应试教育是我们中国人最公平的赛道。普通人只有通过应试教育这个赛道,才能有机会破圈,否则就会更像老美一样。
人家也有考试,但人家的顶尖大学不光看你考试成绩,很大一部分看你的素质,比如有没有参加过高端夏令营,有没有参加过一些高级的马术、高尔夫球比赛、棒球之类的,那不是很花钱吗?那是少数人的游戏,对不啦?所以普通人有这个机会吗?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前30所顶尖学校,像哈佛、麻省、耶鲁等等,在他们本国全是家庭收入最高的群体才能进。你想让中国变成这样吗?
但是他们都说应试教育埋没了孩子的创新性呀,死记硬背。什么叫创新性?创新从何而来?我数学学完了,想做一个数学家,解题需要不需要技术支持?我做科研研发,需要不需要技术支持?你如果连最基本的基础知识都没有,请问你创新什么?在地上,人家画的圆是这样的,我画的不是这个圆就叫创新了?这不扯淡吗?
我就告诉你一句实在话,儿子,记住,现在踏踏实实把该背的、该学的弄好,这个东西是打底的,你知道吧?你想要未来真正在语文上面成为一个很有想象力、很有思想的作家,请问你现在要不要积累?古诗词要不要积累一下?国学书要不要看一下?
你记住,脑子里有了东西之后,下次写文章才能冒出那些经典的句子。你如果没有这个积累,没有这个记忆作基础,后面怎么冒出那些金句?你想出来的?
中国哪一个文学家是没有从小读过书、记过词,突然自己就会写文章了?有吗?没有吧?中国哪一个科学家不是从小这样记背上来的?有吗?没有吧?
所以你说,没有应试的基本知识打底,后面怎么可能有发展?而且我们这一代,说实话,中国发展那么快,从我们这一代到上一代,很多人全靠这个出来的。所以其实我们很多中国人感谢应试教育,因为有这个标准、这个线,能够让我们跨上来。如果不是这样,很多人都没机会,懂了吗?
但是我告诉你,往后你要小心一点,可能你还没赶上,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往素质方向转变了。怎么转呢?
比方说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给你一篇文章,你都不知道让你写啥,对不对?不知道写啥的时候,考验的是什么?就是考验你平时课上学的这些基本的语文知识,能不能灵活运用,转化成你的语文素养。所以我们现在大谈语文素养、数学素养。
但是我跟你说,一有变化之后,最近不是有人说“考的不教,教的不考”吗?对,为了体现出未来孩子的真正素养,我就让你先学,学完之后,要能灵活运用。
数学也是,数学现在最后的考试当中,为什么压轴题都跟现实生活某个场景挂钩?有些孩子有这个素养能力,就能解出来;有些孩子看题目解不出来,为什么?没有这个能力啊!所以现在的考试在筛选人。
你猜为什么今年中考北京改革把小四门给去掉了?就是为了筛选出更聪明的孩子,因为小四门是靠记忆为主的。所以现在其实国家从考试动向已经慢慢希望我们的孩子往素质方向走了,但是又有多少孩子能转过来、跟得上,对不对?
无论怎么样,应试肯定是打底的。通过应试打底,然后再通过这种难题筛选出真正有创造力的人。所以有些家长看了这视频,你别唧唧歪歪了。你家娃如果现在校内难一点的考试、难题,转个思路就考不出来,那你家娃就只能死记硬背,只能应试,别搞什么创新,没那个能力,脑子不够用,后面就简单点。
所以我倒真觉得,应试教育反而是我们所有普通人还有机会杀出来的时候,珍惜这段时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