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的日子,多地却传出了“禁考”通知。
![]()
![]()
每学期期中、期末考,由来已久,其科学性也为中外教育实践所证明。
好比竹子长高要有“节(结)”,既是前半程总结,也是为后半程蓄力。
教育常被比作农业,遵循节气,方能不违农时;考试也是节气,一次耕耘的检验。
但现在,行政命令常常凌驾于教育规律之上。
当年衡水模式,允许跨区招生,公然掐尖,是行政命令。
直到其分校在各地开花,县中都在学衡水模式,也是行政命令。
全国各地几张试卷,催生“高考移民”,源自行政命令。
搞普职比,中考分流,本科生才能考公,也是行政命令。
行政力量本应打造教育健康生态,却经常亲自下场,粗暴干涉阳光、水分和土壤,扰乱了节律。
排名不是重点,排名捆绑的高利害关系最要命。
即便名次不排了,只要按分录取,“一分压死千人”就不会改变。
正如全运会,官方取消了金牌榜,旨在回归全民健身。
但各地依然暗中较劲,重金引援,大搞金元体育。
因为“卷”的尽头是真金白银,所以个个奋不顾身。
从地方政府到哀哀父母,从校长到师生,都被裹挟着上了这趟战车。
没有最卷,只有更卷;不仅自己拼命奔跑,还要设法碾压别人。
如果卷到最后能得到幸福,那么大家都去卷。
关键是卷得不幸福。卷出了健康危机,年纪轻轻各种近视、驼背、肺活量低,很多孩子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出来。
心理问题也是一大把,撸起袖子,手腕上伤痕累累。
青少年非正常死亡数字没有对外发布,但是据说各地有指标,有发达地区上半年就把全年的用完了。
大数据表明,青少年自杀高发于五六年级。开学和期中考试前后更是高峰。
所以,一声令下,取消期中考,就不难理解了。
关键是,这么一来,教学节奏乱了,而压力消失了吗?
就像网友评论的:
真TM奇葩,一边高喊学生要重视抗压抗挫能力的培养,一边连考试排名都不敢,现在连考试都不让了。
“禁考”因噎废食,治标不治本,最终还是将压力转嫁给了学生和家长。
考试不是罪,罪在“唯分数论”。
考扭转应试教育局面,关键不在“堵”而在“疏”,不在“废考”而在“改评”。
把应试教育的罪责归为考试,把“禁考”当成良药,岂非荒唐?
单一的成功标准,必然导致残酷的竞争内卷。
供给侧没有变革,光在需求侧无限内耗。
北大清华每年就招这么点人。一个人补课提高分数,所有人补课提高的是分数线。
掐尖还在继续,失去的却是所有孩子的童年。
上海七宝中学那位高三实验班的孩子,今年6月11日以决绝的方式告别。
![]()
只因他的小三门考了204分(总分210),位列前3%,但未能达到清北的录取标准,自己认定“失败”了。
我们集体陷入了一个“囚徒困境”,奔赴一场“零和游戏”。
好比为了练葵花宝典,你自宫,我也自宫,最后一看,没男人了。
期中考取消了,期末考还远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