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讯社青海讯(记者保积来 通讯员 韦文军)近年来,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始终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国之大者”,立足高原农业生态与生产实际,以机械化作业为主攻方向,系统统筹装备保障、人才培育与技术创新三大关键环节,全县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突破93%。
![]()
补贴赋能、育强队伍,夯实机械化发展根基
“十四五”期间,门源县累计落实农机购置补贴1526.9155万元,惠及农户1258户、补贴农机具1333台/套,2024年起同步推进农机具报废更新,已补贴297.587万元、更新机具547台、惠及农户479户,持续强化机械化硬件支撑;同时结合高素质农牧民培育,以“课堂教学+上机实操”模式累计培训农机驾驶员150人,重点培育专业农机手、农机大户及服务组织带头人,提升其生产技能与服务水平。今年着眼秋收工作,组织农机驾驶员专项培训班1期,50名学员持证上岗,组建技术指导团队深入田间开展“点对点”培训20余次,覆盖200余人,讲解操作规范与安全要点,从“硬件”到“人才”全方位筑牢机械化作业基础。
![]()
技术革新、减损增效,提升机械化作业质量效益
为降低收获环节粮食损耗、提升粮食品质,门源县今年积极示范推广农机分段收获技术。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推动4家专业合作社新购置分段收获相关机具17台(套),包括2台分段收获机、3台专用割台及13个捡拾器,累计完成青稞、油菜等作物分段收获面积3万亩。实践数据显示,相较于传统联合收获受天气影响大、机械损失率超15%的问题,分段收获技术可将平均机械损失稳定控制在5%左右,减损增效成果显著,不仅为当前秋收提质,更为今后技术大面积推广积累了实践经验。
统筹调度、聚力攻坚,筑牢机械化实施底盘
门源县立足秋收生产实际,将农机装备调度作为关键前置工作,提前摸排区域内61.93万亩农作物收割需求,统筹整合各类农机资源,共投入农机装备1600余台,其中570余台联合收割机承担核心收割任务,1030余台拖拉机、秸秆打捆机、翻转铧等配套农机具同步跟进,形成“收割+配套”全链条机械化作业体系,从装备数量与类型上充分满足全域机械化作业需求。截至当前已完成农作物收割面积45.0521万亩,其中机械化收获42万亩,机械化作业在已收割区域覆盖率超93%,为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确保粮食丰产丰收筑牢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