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护言医语”
点击加星★ 每天看医护那些事儿 ❤
![]()
"什么?洛阳九院要停业了?"
当这条消息在洛阳医疗圈炸开时,无数人惊掉了下巴——这家曾被寄予厚望的公立医院改革样板,这家去年刚挂上"河科大二附院医疗集团"招牌的二级医院,竟在2025年9月突然宣布停业。更戏剧性的是,医院官微轻描淡写一句"全面改造升级",却难掩背后资本撤退、债务压顶的真相。
“前几天还刷到他们义诊的消息,怎么说停就停?”“这不就是以前的九院吗?从小看到大的医院啊!”
评论区里满是 “突然” 的感叹,没人想到这家有着近 70 年历史的医院,会以这样一种悄无声息的方式按下暂停键。要知道,它可是洛阳当年公立医院改制的 “标杆” 啊!
1956 年从四家个体诊所合并成商业职工医院,2010 年成了洛阳首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2 年揭牌成 “洛阳市第九人民医院” 时,还骄傲地宣布有 20 多个临床科室、250 多张床位…… 那时候的它,怎么看都是 “前途光明” 的样子。
![]()
转折点出现在 2014 年,郑州玖桥医疗注资进来,开始管运营。按理说有了资本加持,日子该好过些?可后来的事却慢慢走了样 ——2021 年因为名字里带 “人民” 被质疑误导公众,改成了 “洛阳洛浦医院”;再后来,玖桥集团的官微从 2019 年 10 月起,就再也没提过 “洛阳九院” 或洛浦医院;现在去查集团官网,旗下医院只有鹿邑真源和郑州大桥两家,洛浦医院早没了名字……(原来早在我们没注意的时候,它就已经在慢慢 “脱离队伍” 了?)
最让人唏嘘的是今年 4 月,它还敲锣打鼓地成了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集团的成员单位,河科大二附院的专家还来跟他们一起义诊,当时多少人觉得 “这医院要支棱起来了”?可谁能想到,才过了 5 个月,就迎来了停业公示。
医院官微说 “要全面改造升级”,诊疗服务和医生都转到了西工区凯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巧的是,这两家机构的法定代表人是同一个人,而凯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好是玖桥集团在洛阳的布局。这话听着像 “曲线救国”,可明眼人都懂,二级医院的资源转到社区中心,对需要住院、看复杂病症的患者来说,到底是方便还是麻烦?
其实洛浦医院的倒下,不是孤例。
有数据说 2020 到 2024 这四年,全国倒闭的医院超过 500 家,私立医院占多数,但也有像洛浦这样从公立医院改制来的。为什么会这样?说白了就是三重压力挤得喘不过气:医保现在是 “铁面无私”,该罚的扣的一点不含糊,医院想靠以前的路子 “找补” 根本行不通;患者这边呢?要么往大三甲挤(毕竟谁不想找专家),要么去社区诊所图方便,二级医院夹在中间,像个 “尴尬的夹心层”;更要命的是债务,很多医院靠借钱搞基建,全国医院总负债都超 2 万亿了,入不敷出的时候,关门就成了无奈的选择。
医护人员更难,绩效跟病源挂钩,病源少了绩效就降,到最后连日子都难维持。以前总说 “医疗行业稳”,可现在才发现,这行早就成了 “生死战场”—— 不是你想好好看病就行,还得跟政策、跟同行、跟成本 “斗智斗勇”。那些倒闭的医院,说到底都是被时代浪潮拍下来的,是患者用脚投票的结果。
69 年啊,从四家小诊所到二级综合医院,再到如今的停业改造,洛阳九院的故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小医院的困境。我们总说 “医疗要便民”,可当一家陪伴了几代人的老医院停了业,老百姓最先问的还是 “以后看病去哪?”
最后想说:医疗从来不是一场比谁跑得快的马拉松,而是一场要接住每一个普通人 “好好看病” 期待的持久战。
"医疗行业的生死战,从来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当改革浪潮拍来时,没有'体面'的倒下,只有'适应'的生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