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卢律说传承】,用专业守护财富!
2003年,上海紫园8号别墅以1.3亿元天价震惊全国。谁能想到,20年后这个曾经的“中国第一豪宅”项目,竟因一场离奇的家族纷争陷入停滞。
这不是普通的家产纠纷。77岁的父亲高家仁,联手60岁的第四任妻子胡兰,将53岁的亲生儿子达伟告上法庭。独子达伟是1972年高家仁与第一任妻子所生。更诡异的是,同一起股权纠纷,境外法院判儿子胜诉,境内法院却判继母获胜。
时间回到2001年
高家仁创办嘉城兆业,在佘山拿下3800亩土地。当时楼面地价仅500元/平米,而别墅售价最高达20万元/平米,涨幅近400倍。儿子达伟从公司成立就担任董事,父子二人共同打造了这个顶级豪宅项目。
嘉城兆业的股权结构采用了典型的VIE架构:境内的嘉城兆业由境外的嘉城置地全资控股,而嘉城置地又由注册在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新达国际控制。
2008年,埋下伏笔
60岁的高家仁逐渐退出经营,达伟接任嘉城兆业董事长。同时,高家仁在BVI设立新达国际,唯一股东和董事是妻子胡兰。
从法律角度看,这个安排存在明显隐患。根据《公司法》,股东名册记载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胡兰作为登记股东,拥有了对嘉城系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2012年,关键转折
高家仁病重,家族内部决定让达伟正式接班。2013年1月10日,新达国际的股东和董事变更为达伟。
但这次股权变更缺少关键文件。根据BVI公司法,股权转让需要签署正式的股权转让协议。而高家仁仅凭口头安排就完成了变更,为日后纠纷埋下祸根。
2020年2月,战争爆发
胡兰在BVI法院起诉达伟,声称存在一份“信托协议”,要求达伟返还新达国际100%股权。
达伟提供的证据显示,这份协议涉嫌伪造。公司前员工韩某作证:2019年10月,胡兰擅自取走公司印章和证照。期间,高家仁和胡兰在淘宝购买A4纸,要求员工协助“做旧”文件。微信聊天记录显示,他们讨论如何让新打印的协议看起来像旧文件。
境外判决:认定伪造
2021年7月22日,BVI东加勒比最高法院作出终审判决。法院认定:
信托协议第1页和第2页不是一次形成
存在购买纸张、晒纸做旧的证据
胡兰和高家仁存在文件篡改行为
法院驳回胡兰的诉求,确认达伟为股权实际拥有人。
境内诉讼:结果相反
然而,胡兰并没有善罢甘休,在发现终审法庭的判决将会对自己不利之后,她果断又在境内向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就完全相同的诉求和证据再次提起股权归属的民事诉讼。
2024年11月,上海一中院作出相反判决,支持胡兰的股权主张。两地判决差异的关键在于证据认定标准。BVI法院采用英美法系的证据规则,重视证人证言和间接证据。而境内法院虽然也认可所谓代持协议在签署过程上存在模糊性(代持协议第一页和第二页不是一次形成的),却仍判定支持胡兰一方的诉求。
44亿天价债务
在股权争夺同时进行的,高家仁还以债权人身份起诉已经被亲儿子全面接管的嘉城兆业,还直接起诉儿子本身。他主张嘉城兆业欠款11亿元,按年利率24%计算,本息合计44亿元。
2024年11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认为原告方伪造了“抵债文件”,并驳回高家仁和乐道公司以房抵债的诉求,但判令嘉城兆业归还高家仁与乐道公司的借款本金,及按年利率24%计算的高额利息。
嘉城兆业的借款本金实际为11亿元,其中10套上海紫园已网签房源抵债3.3亿元,剩余7.7亿元。按上述判决,截至2024年11月29日,嘉城兆业需要支付的利息就高达29.2亿元!
更离奇的是,高家仁还起诉儿子个人欠款457.7万元,理由是“儿子没有稳定收入,借钱维持生活”。这与达伟担任公司董事长的身份明显矛盾。最后因证据不足,高家仁的诉请被法院驳回。
跨境执行的困境
BVI法院对胡兰下达禁诉令,因其拒不执行,又下达逮捕令。但胡兰身在境内,BVI的判决无法执行。
根据中国与BVI之间没有司法协助协定,境外判决需要在中国法院申请承认和执行。但如果境内法院已就同一争议作出判决,境外判决很难获得承认。
家族信托的缺失
整个案件暴露出高净值家族财富传承的典型问题。如果当初设立家族信托,明确受益人安排,或可避免这场纷争。
《信托法》第二条规定,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管理。专业的信托架构能够实现财产隔离,避免家族成员直接争夺股权。
二审的关键
面对生父和继母的攻击,达伟也开始发起反击。
2024年12月,达伟正式向上海高院提起上诉,也就是今年9月8日开庭审理的这次诉讼,二审庭审中,他提交了诸项新证据,力求证明胡兰无权对公司股权提出诉求,中国法院理应认可境外法院的判决,驳回胡兰的起诉。
达伟提交了新证据:新达国际曾增发999股,他是增发股份的合法所有人。即使信托协议成立,胡兰也只能主张最初的1股。对于新增的这999股完全没有任何理由进行控制。
这个证据可能改变案件走向。根据《公司法》,股东会决议增资属于公司自治范围。如果增资程序合法,新增股份的归属应当得到尊重。
法律启示
上海紫园案给企业家敲响警钟:
家族企业传承必须规范化。口头承诺代替不了法律文件,血缘关系挡不住利益纷争。
跨境架构需要专业设计。不同法域的法律冲突可能导致“同案不同判”。
财富传承工具要提前布局。遗嘱、信托、保险等工具的组合使用,才能真正实现财富的平稳过渡。
如今,价值百亿的豪宅长满荒草,曾经的父慈子孝变成对簿公堂。这不仅是一个家族的悲剧,更是中国民营企业传承困境的缩影。
法律能解决纠纷,却无法修复亲情。当豪门恩怨遇上法律较量,最终输家可能是所有人。
关注【卢律说传承】,用专业守护财富!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