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北窗读诗欢迎您的光临。
![]()
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宋 范成大《秋芸有春绿》
简译:
秋日,芸草还似春天那般的翠绿,在稀疏的篱笆下孤独地绽放芬芳。
清冷的白霜早晚会降临,又有哪种草木能抵御严寒,永远不会枯黄?
又何必杞人忧天,与其忧虑未来的衰落,不如专注当下的容光焕发。
且行且珍惜,要及时珍惜此刻的美好,未来的日子尚有无尽的可能。
![]()
赏析:
范成大此诗以秋日芸草为喻,将自然规律与人生哲理融为一体,通过对生命短暂与永恒性的思考,最终导向对当下价值的肯定。
范成大这种“及时自好”的处世哲学,与其晚年退居石湖“独善其身”的隐逸情怀一脉相承,尽显智慧和豁达。
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
关于“芸”,东汉学者郑玄《注》曰“芸,香草也”,《礼记.月令》说,这种草在仲冬之月开始生长。
芸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耐寒,宋代学者罗愿在《尔雅翼》中说,芸类豌豆,丛生,其叶极芳香。
这是一种有气节的香草,它不惧露冷霜寒,不与百花争春,独自芬芳,屈原曾以其喻美人,美人即品行高洁的君子。
范成大为人刚正,直言敢谏,为政清廉,可当理想与现实相冲突时,他宁愿独善其身退隐故乡石湖,也不屑与权宦同流合污。
所以,他亦是高尚的君子,就如寒秋里,疏篱下,那独自芬芳的芸草一般,虽然冷清孤寂,却仍旧努力绽放生命的色彩。
芸草绿,独芬芳,范成大以拟人的手法赋予芸草人格的特征,即是赞美生命在逆境中的坚韧。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汉乐府诗曰“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时节有序,盛衰有时,诚不欺我。
所以,纵然是耐冷的芸草,也难以抵御寒霜的欺凌,待到秋尽冬来,天寒地冻之时,也会衰老枯黄。
范成大出身苏州名门,早年以诗文闻名,28岁进士及第,历任地方官与朝臣,他文韬武略,忧国忧民,有理想抱负。
入仕近三十年,曾以使节身份出使金国,不辱使命,而后西入巴蜀,南宅交广,东薄邓海,莫不政绩显著。
可是,彼时的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进取,朝堂昏暗,奸佞弄权,有心报国,无路请缨,范成大亦是屡遭排挤。
而且,范成大自幼体弱,中年后更是病患不断,常年被风玄折磨,故草木的枯荣,即是对宦海浮沉的豁达,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既然衰落无法抗拒,那何不如以从容之心面对?故颔联是对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思考,从而揭示衰落不可避免的真理。
![]()
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颈联笔锋一转,是劝诫和自勉,从对衰落的沉思转向对当下的珍视,劝诫世人不必沉溺于对未来的忧虑,而应专注当下的“容光焕发”。
怎能总是只想着衰落的那一天,与其杞人忧天,徒添麻烦和忧愁,还不如珍惜眼前的拥有,尽情地展现当下的容光。
及时当勉励,盛年不重来。这是豁达的人生态度,清醒且通透,不患得患失,过好当下。
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
尾联是全诗的主旨,也是情感的升华,强调我们要珍惜眼前、努力进取的人生观。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草木有盛衰,谁人能不老?
“莫道夕阳晚,为霞尚满天”,老也有老的风采和可爱,不必为衰老忧心,过好当下即好。
这种“知衰而不哀,及时而自好”的人生态度,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是范成大的大智慧。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诗薮》中评价范诗“清婉秀丽,自成一家”,此诗就延续了他田园诗“清新妩媚”的风格。
前两联写景状物,后两联抒怀明志,范成大此语言质朴,饱含哲理,写出了其积极的人生态度,值得细品。
参考文献:
《石湖集》
往期精彩文章导读: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