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我出生在山东泰安市一个偏僻的村庄里,生于斯长于斯的我,同广大农村孩子一样,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生活。
唯一不同的是,由于机缘巧合我那时任生产队会计并兼任“大队团支委员”工作。需要指出的是我所在的自然村,是个方圆几十公里内为数不多的大村,当时有大约三四千口人。
![]()
由于当时的国家经济政策是“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顺序为省,行署(相当现在地级市)市,县,公社,大队,生产队。
全村共分为八个生产队。大队设“党支部委员会”支书、副支书(一般由大队长类似于现在的村委主任兼)各一名。村班子由民兵连长、治保主任、妇女主任等到七人组成。
相应的生产小队班子,由生产队长、副队长、会计、保管员、民兵排长、妇女队长三到五人组成。在党的一元化(支书)领导下开展对整个自然村的各级管理工作。晓得了这个管理顺序就知道在当时能够进入管理层的人,真的是寥寥无几凤毛麟角了。
因此,当时任生产队会计的我还是蛮有成就感自豪感的。哦,说说我为何能当上屈指可数的“官儿”?原因之一就是当时我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县高中毕业生之一;之二就是我当时学习特别好。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学习尖子。
当时从村里向外考试时,尽管以推荐为主,但是学习成绩排名还是为主要参考依据的。
那一年我们村共考出了十名学生。我是成绩第一名(综合政审第二名。原因有个远房亲戚有点小问题)。前五名入县高中,后五名入连中(公社办)。
两年高中正赶上国家的特别事情,所以真正学了不少东西。高中毕业我的成绩除了自然(那时叫农业基础知识)76分外。其它比如语文、数学、物理(工业基础知识)、化学、政治、都是90多分,特别是强项语文数学几乎近满分。
那时,大学由于时代的原因停招,高中毕业哪儿来哪儿回。城市户籍“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农村户籍回原籍参加生产劳动。俗话说:“生命里头该是你的跑不掉,不是你的别去争,争也没用”!
当时毕业回村的我没有啥野心,也没有啥想法,就是老实巴交的像父辈般“修理地球”吧?!
年后开春选举时,出乎预料的是,我竟然被选为生产队会计。原因除了以上外,学习成绩看来帮了我的大忙(事后听大队,队干部说的)。
原来,我毕业回村时学校很负责任。不但把你在校的整个表现关键还把你的毕业成绩、特长一并介绍推荐给了村委。说来也巧这些推荐信,到村里时正好赶上大队开各小队长会议。
因此这些毕业生的成绩单、推荐信让他们扒拉着议论半天谈了个够。我的学习成绩也深深让他们记住了。总之,我幸运的当上了“会计”的“村官”。那年,我十七岁。
![]()
当时年代,农村流传着几句老俗语有点意思:“冒犯队长没好活(轻快省劲的不派你去干),得罪会计挨笔戳(记工分,结算时报复你)”。可见当时生产队长和会计的小实权。
本想日子就这样过下去,到时娶妻生子过着乡村人的生活。但以后发生的事儿,令我一颗不安分的心慢慢蠢蠢欲动起来,那就是“推荐上大学”!
一九七三和七四年村里推荐了两次。此时当着“会计”的我很是想去,也想办法努力了一下。但当时的推荐过程很是微妙,结果下来咋的?门都没有!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都晓得,当时的推荐学习成绩有用没?有,但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背景人际关系!这个我没有!推荐走的人,都是一些有点背景的人,别看我也是一个农村小官官儿,想办成那事儿?做梦去吧,门都没有!!!
经历过的农村娃儿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在那个时代,要想有奔头,想出人头地“鲤鱼跳龙门”,路只有三条:一是当兵,二是推荐上学,三是外出就工务工(亦工亦农)。
对我来说后两条路,堵死(没背景关系)要想走出原野大山,只有当兵一条路。咋办?那就努力争取吧!
机会终于来了!
盼望已久的冬季征兵机会终于姗姗来迟,但还是来到了眼前。
为此,我使出浑身解数动员哥哥姐姐及亲戚给我帮忙,最后终于圆了我的当兵梦!也许上天也怜惜我这学习成绩那么好的农村娃,不愿意让我在那块土地上自生自灭,他老人家伸出慈祥的大手挥斥方遒,令我一帆风顺。
要知道,当时全村有上百名适龄青年参加体检。我们村再大也只给四个指标,记当时体检合格的年轻人过半数,那么多青年去争四个名额,其惨烈程度用“血雨腥风”形容都不过分!
但我是幸运的。
那年,我是四个名额中的排序中,我是第四名,但不管怎样,我终于如愿以偿。
记得军装发下来那天,我偷偷跑到堂屋后面的柴火垛那里哭了(到眼下任何人不知道),我为自己的幸运哭泣,为暂时的摆脱农门哭泣,更为离开母亲和家人的不舍哭泣。
![]()
1974年11月21日上,山东泰安市西南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村庄里,我,一个具有高中学历回乡参加生产劳动两年的农村娃儿,穿着没有帽徽领章且松松垮垮完全不合身的新军装,手捧着鲜艳的红底黄字入伍通知书,一行四人在大队民兵连长的带领下,走出乡村原野走向公社武装部走向从军之路。
一路,我没回头!我知道,我的身后是我年轻守寡千辛万苦拉扯我成人已经六十一岁的老娘恋恋不舍的眼神 ,是为了供我上学出人头地忍饥挨饿宁肯自己当文盲千方百计下地干活挣工分的兄长姐姐期待的眼神……还有,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一片热土。哦,你们,期待我什么呢?!在追寻!
别了,我的娘,我的哥哥姐姐,别了,我的至爱亲朋,别了生我养我的村庄!
没回头,不回头!不是不敢,因为,远的志向和目标在向我召唤:不穿“四个兜”不回来!在即将对着天空原野我大吼一声。
![]()
“你喊的啥”?!一行人莫名其妙傻愣愣望着问我。“没喊啥”,我极力掩饰着,随后默默跟着队伍走去。
“不穿四个兜儿不回来” !期盼目标追求就这么么简单!!!
那一年,我走向了从军路。那一年,我十八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