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青春期孩子,点击上方卡片一键关注
10月1日晚上7点直播分享
《唤醒青春期孩子学习内动力》
欢迎大家预约直播
01
家有拖延磨蹭的孩子,真的太磨人了!
女儿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是一个非常拖拉的孩子。
因为比较听话、认真,所以学习成绩还不错。
每天老师发的成绩单里,女儿经常拿到满分,也算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可就一点:磨蹭,真的能活活把人气死。
写作业时,明明大部分都会,她非要拖拉着写。
一会摆弄下书桌上的玩偶,一会玩玩笔,就是不肯干净利落的一气呵成。
一个半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她总要拖2个小时。
我曾经试过不管她,爱几点写完几点写完。
可她真能坐在那发呆,拖到10点都写不完,影响洗漱和睡觉。
女儿的这副样子,总能刺激到我的情绪,急的我嗓子都冒烟。
不管我多么着急,怎么催促,她都快不起来。
有很多次,我忍无可忍,她被我吼的眼泪汪汪,哭着写作业。
可好不了两天,女儿又恢复成拖拉磨蹭的节奏,简直是在折磨我!
几乎每一天,家里都充斥着我烦躁的催促声:
快点写!别发呆!你看看都过去多久了!
气急了,我还会上手,敲女儿几下。
![]()
老公看不过去,埋怨我对孩子没有耐心,只会发火。
我一听这话就火了:
谁愿意天天骂孩子,我心情不受影响吗?但你看她磨蹭劲儿,谁受的了?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
有好几次,因为这事,我们还吵了起来,谁都觉得对方不负责任。
白天上着班,我会控制不住的心情烦躁,不知道到底该怎么教育孩子。
我是个雷厉风行的急性子,为什么女儿却完全没继承我的优点,这么拖拉磨蹭?
02
后来看了一位教育专家的视频,他对孩子拖延问题的解读,瞬间点醒了我。
他在视频中分析:
拖拉磨蹭,是很多孩子的通病。这样的孩子背后,往往站着不停催促的父母。 而催促,是最无效的监督。 短时间内,家长的催促、发火,确实能让孩子提速,看似立竿见影。 但把时间拉长,只会让孩子磨蹭的问题加重,甚至变成重度拖延。 因为家长催出来的速度,是“假”速度。
在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外在动机依赖”。
意思是,当一个人长期被外部压力驱动时,如:催促、批评、奖赏、惩罚,他的内在动力,会逐渐萎缩。
就像一台靠人力推动的三轮车,一旦没有外力,它就停止了。
![]()
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女儿不催不动了。
因为她已经习惯等候我的催促了。
虽然在我催促的当下,她会因为害怕挨骂,加快一下速度。
但时间长了,她养成的,是应付和依赖,而不是独立自主。
到了第二天,同样的事情,一样的磨蹭,因为她已经习惯了被催促才开始行动。
想让孩子真正提高速度和效率,家长要做的,不是靠自身的焦虑去逼迫,是引导孩子形成自己的节奏和方法。
在这里给大家分享“3个杀手锏”,具体做法,就是将“催行动”换成“教流程”,教会孩子“如何完成”,而不是“赶快完成”。
(一键预约直播)
03
1、杀手锏一:降低启动难度,避免情绪消耗,让孩子减少逃避心理,享受完成的成就感
习惯拖拉磨蹭的孩子,在问题之初,往往都是逃避心理导致的。
一想到坐在书桌前,就要开始繁重的功课,各项学习任务。
过程中,还要随时被家长训斥,精神紧绷,心理不愉快。
久而久之,孩子就对学习这件事,有了畏难抵触之心,不自觉地拖拉、磨蹭。
这个时候,家长的催促,训斥,让孩子更加紧张,焦虑。
而紧张状态下的大脑,学习效率更低。
所以,我们可以帮孩子重建面对学习时的心理,降低启动难度。
首先,不要不耐烦的催促,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
温和的告诉孩子:
7点我们开始写作业,尽量9点前完成,然后我们一起看会电影咋样?
过程中间,耐心的陪伴,保持情绪平稳。
放低对孩子的速度期待,循序渐进,孩子的情绪消耗会明显减轻,对学习的抗拒心理也会降低。
其次,给孩子一个清晰的流程。
可以先完成你擅长的,再背诵、做题,每完成一科,咱们就放松15分钟,一起吃点甜品。 都完成了,睡前时间你自由支配,想做什么妈妈陪你。
通过平稳的情绪——减少外界压力,加上清晰的流程——降低心理难度,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孩子更高效的作业时间。
![]()
2、杀手锏二:帮孩子拆解学习任务,减少无效卡壳,而不是频繁催促“快点”
以前,我们家里的场景是这样的:
快点写,你磨蹭什么! 还有这么多作业呢,你不知道吗? 哭什么啊,哭有用吗?天天这么费劲!
但不管我怎么训斥女儿,逼她加速,都没有什么效果。
现在,我明白了,女儿的拖拉磨蹭,比起主观故意,更多的是消极应对。
作业量大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写完,只想拖延一会儿是一会儿。
遇到不会的题,家长讲题还会责骂批评,脑子里更是一片空白。
所以,想要孩子真正顺畅学习,家长要引导他们建立长期的习惯。
今天催他,他只是今天快;但你教他方法,他以后都会快。
在学习之前,我先带女儿一起,拆分今天的学习任务。
把内容分为简单和难的,然后让女儿从简单的部分开始,进入学习的心理节奏。
孩子上手后,写完简单的作业,会给她带来成就感。
因为人性中,就是对完成度,有一种本能的渴望。
接着,再让孩子进行难的部分。遇到不会的题,告诉她直接跳过。
很多孩子磨蹭,就是因为卡在一道难题上,进行不下去。
由此产生的挫败感,闹心情绪,让她开启了拖延模式。
![]()
以前,我总是对她吼:这道题做不出来,不准睡觉!
现在,我告诉女儿:
不会的咱们先跳过,都完成后再一起解决,作业只是练习,不是考试。 如果超过15分钟,还是想不出来,咱们就先记下来,明明问问老师。
当我不再在学习中间,打断女儿的节奏,逼她必须弄懂、完成后,女儿的情绪障碍仿佛消失了。
绝大多数的作业已经完成,让她有了充足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剩下大把的时间,来弄懂剩下的难题,心理压力已经大为减轻。
当孩子的情绪不再内耗,学透、弄懂一道题,就不再是什么难事。
这样的经历越多,孩子的自信心和胜任感就越强。
慢慢的,她就养成了分配学习任务的习惯,知道怎么推进了。
![]()
3、杀手锏三:逐步退出看管督促,让孩子培养自己的节奏
家长的陪伴和监督,只能发挥一时的作用。
想让孩子培养出真正的独立性,提高动力和效率,需要孩子形成自身的节奏,学会自己规划。
这就需要家长建立“退出意识”,逐渐从孩子的学习中放手,让他一步步独立完成。
比如,从问孩子今天有什么作业,告诉他如何进行,不断催促。
开始逐渐减少发问,把独立的空间留给孩子。
再看到女儿坐在书桌前,没动笔时,我不再催她“快点”“想什么呢”。
而是换成:
你想想怎么安排,能让你今晚更顺利,完成的又快又好?
然后,耐心等她自己找到答案。
女儿慢慢学会了规划:
今天我想先做数学,后写语文。 因为昨天我发现后写数学时,脑子都不灵活了。语文主要是巩固今天学的内容,就当放松了。
可见,让孩子真正做到提高效率,加快节奏,不是逼她在催促中,快点完成,而是让她在流程中,学会如何完成。
就这样,通过上述的调整,女儿建立了自己的学习节奏和流程,对时间的也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和规划。
女儿后来告诉我,她其实并不喜欢拖延,因为拖延会挨骂,自己心里也不舒服:“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就觉得能拖一会儿是一会儿,老想着等等再去做。”
现在,习惯了新的流程,她才知道,原来不拖拉磨蹭,高效完成的感觉这么好:“妈妈,我更喜欢现在的自己,也更喜欢现在的你。”
女儿的话,让我欣慰,又羞愧。
![]()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不管是行为习惯,还是态度方面,我们总是想当然的去纠正孩子,下意识认为是孩子的责任。
可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一样,她呈现的样貌,更多是我们通过教育方式,描绘的产物。
比如女儿,当我改变教育方式,用流程来替代催促时,她的拖拉磨蹭几乎彻底消失了。
希望我们都能做不断成长的父母,保持学习的心态,给孩子更好、更有效的科学引导!
为了帮大家更科学有效地教育青春期孩子,我联合著名家庭教育专家黄志猛老师,专门针对青春期孩子,打造了一堂《青春期叛逆厌学孩子变形计》父母实操课!
10天1对1陪伴指导学习,聚焦解决青春期孩子:学习动力不足、厌学躺平、叛逆难管、亲子关系差、沉迷手机、学不会学不好、学习成绩差等问题!
从原因分析,到日常实操方法,方法简单易懂!你一定听得懂,学得会,用得来!我强烈推荐所有青春期家长,都来学习!
点击图片,开始学习
点亮“在看”,愿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好,我们的家庭与人生越来越幸福!

亲爱的,如果我们的文章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吧!这样就不会错过每天推送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