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甜田 通讯员 赵新英 郭庆花
![]()
住院免押金护理送上门
滨州市人民医院用“党建温度”焐热“惠民答卷”
滨州市人民医院从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关键小事”做起,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实际成效,通过创新“党建+便民”服务模式,将信用就医、志愿服务与延伸护理深度融合,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的急难愁盼问题,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更高品质的健康服务。
信用就医,缓解垫资压力
李大爷是心内科的“老熟人”了,这次老伴冠心病发作住院,在外地工作的儿子一时赶不回来。老人攥着住院票在护士站前徘徊,眉头紧锁——他清楚记得,上次住院光押金就交了五千块。
“大爷,您儿子刚在手机上给您办好了信用就医,这次不用交押金。”李大爷将信将疑,“还有这好事?”
“现在政策好了,您儿子通过手机操作就能申请。”赵馨指着墙上的宣传栏,“就像住院‘打白条’,过段时间再结账。”老人紧皱的眉头终于松弛下来,喃喃道:“这下孩子在外头也能放心了……”
这正是医院信用就医推行以来带来的改变。滨州市人民医院以“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宗旨,将解决群众就医经济压力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2024年1月,在全省率先推出以“信用就医”为基础的“先诊疗后付费、住院免押金”惠民服务新模式。在该模式下,参保市民只需通过手机申请信用额度,即可获得5000元至20000元的就医额度,用于支付医保报销后的个人自付费用,同时免除传统就医模式中的押金支付程序。患者可在办理出院手续后进行还款,并享受最长59天的免息期,这一额度设置可满足大多数患者的医疗需求。为方便老人和孩子就医,还特别设置了信用额度家庭共享模式,经家人申请后,老人和孩子可以共用其额度,有效解决了像李大爷一样,“一老一小”不能申请信用额度的问题。
医院信用就医项目实施以来,为患者免去住院押金4141.95万元,9390人次直接受益。
志愿服务,传递医者温暖
“同学们,我们先来玩个游戏——不过今天的‘剪刀石头布’要玩出新花样!”在近期开展的急救知识进校园活动中,滨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党支部正在现场教授学生海姆立克急救法。
党旗所指,健康所系。以“党旗飘扬·健康护航”行动为引领,组织医护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健康服务已成为医院常态。截至7月底,年内已累计开展“健康行志愿服务”“急救知识进万家”等活动60余场次,惠及企业职工、社区居民、乡村群众、在校师生等5000余人次,真正实现了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让群众健康获得感“提上来”。
为方便患者就诊,医院在门诊、医技等区域设立“医路相助”志愿岗,为患者提供导医、导诊、陪检等服务。“医路相助”开展以来,累计95800余人次参与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时长287400余小时。
针对老年患者就医难题,医院推出“银龄e诊通”老年人就诊便捷服务,为老年人就诊提供候诊接待服务,为80岁以上老人免费提供轮椅,为无子女陪伴老人开展预约陪诊服务以及院内轮椅全流程服务,让老年患者就医更省心、更温暖。
延伸护理,解决照护难题
“从前,带老人去医院换药,排队、折腾,就像一场艰难的‘长征’,全家心力交瘁;如今,专业医护上门服务,足不出户,就能享受贴心的护理,老人舒心,家人安心,这才是真正的医者仁心!”李女士感叹道。
滨州市人民医院聚焦“老弱病残”群体的居家护理需求,将延续性护理服务列为党建重点任务。作为滨州市首批“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单位,医院自主开发“家庭医护”信息平台,构建了以护理部监管为核心,患者需求为导向,信息化为载体,护士上门服务为主体的“三位一体”护理服务新模式。“家庭医护”开展包括静脉采血、新生儿护理、胃管护理、中医护理、居家康复等31项操作项目。平台注册用户2万余人,服务半径20公里,解决了患者“看病难”“护理难”等问题,切实减轻了家庭照护负担。
该项目先后荣获“第七季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推进‘三位一体’智慧医院建设百强案例”“山东省研究型医院协会首届患者服务优秀案例擂台赛银奖”“滨州市改善就医体验、优化医疗服务优秀项目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优化流程,提升就医效率
门诊服务作为患者与医院接触的第一环节,对于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方便就诊群众,医院整合资源成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将预约分诊、医保服务、慢病管理、医学证明办理、病案打印、投诉受理等13项业务集中办理,实现“一窗受理、一站服务”,极大缩短了患者排队等候时间,提升了服务效率。市民李女士对此赞不绝口:“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不仅可以咨询就诊信息,还可以办理慢性病,开药、报销,以前需要跑好多个窗口才能办完的事,现在一个地方全搞定,真是太方便了!”
同时,医院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通过推行“电子住院票”“病区办理住院”“床旁结算”等服务模式,患者无需多次往返窗口,在病区即可完成从入院到出院的全流程服务。床旁结算服务开展以来,出院办理时间从过去的30分钟缩短至3分钟,极大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
心安门诊,构筑心灵港湾
平安是基,心安是魂,2023年以来,滨州市提出创建全国首个“心安城市”,积极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与平安滨州、法治滨州、健康滨州、文明城市、公园城市建设相融合。作为滨州市“心安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滨州市人民医院于2024年3月16日建立了全市首家集心理咨询、心理评估、心理治疗、心理康复为一体的“心安门诊”,为市民提供从心理预防到心理康复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尽可能让患者少跑路、少花钱。
心理服务不仅要“救火”,更要“防火”。心安门诊设有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选派10人日常值班2个席位全天服务,备用6个席位随时待命,全天候为市民提供免费咨询。努力打破心理服务的“高墙”,让专业服务可及、社会支持可见,建成市级达标标准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加挂市关心下一代心理健康教育基地,接待各界人士参观学习、活动体验等近800余人次。
滨州市人民医院党委始终坚持以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改善群众就医体验的强大动力。从信用就医缓解垫付压力,到志愿服务传递温暖关怀;从延伸护理走进千家万户,到流程再造提升服务效率;再到心安门诊守护市民心灵健康——一系列务实举措,是滨州市人民医院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也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扎实落地。
此外,医院还积极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工作,2023年10月在全市率先完成与省、市互认平台的对接。截至目前,医院累计调阅检查检验结果5.5万次,互认2.8万次,直接为患者节省医疗费用约202.75万元,有效避免了重复检查,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同时医院知名专家门诊、中医护理特色门诊、无陪护病房、特需病房、安宁疗护病房、8S管理、床旁结算、医路相助等一系列创新服务陆续推出,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就医体验与健康福祉。
展望未来,滨州市人民医院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聚焦群众需求,持续拓展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品质,进一步推动医疗服务从“便捷化”走向“品质化”,从“治已病”迈向“防未病”,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健康滨州、心安城市贡献更大力量,奋力谱写新时代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