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央视的《军情时间到》节目放出一段消息,直接把歼-35这款战斗机推到风口浪尖上。节目里直白说,这架飞机低可探测性不光靠外形,还靠中国独有的超材料技术。简单点讲,歼-35在雷达上反射的截面积比成人手掌还小,大概0.02平方米,这意思是它在敌方雷达屏上就跟小鸟似的,容易被当成杂波忽略掉。过去大家总觉得歼-35是中型机,性能比不上重型,但这次官宣等于告诉所有人,这家伙被低估了,全身都用上超材料,对美军形成明显优势。
这个超材料不是自然界的东西,而是人工设计出来的复合材料,通过微结构调控电磁波。传统隐身靠涂料吸收雷达波,转成热能散掉,但超材料不一样,它能引导电磁波绕过飞机,就像让波从旁边溜过去,实现更彻底的隐身。歼-35大面积用这种材料,覆盖机头、机翼、机身关键部位,甚至可能整机蒙皮都集成进去。相比老式涂料容易老化、维护贵,超材料耐用多了,作战可持续性强。这技术中国走在国际前列,军用转化快,歼-35就是典型例子。
![]()
节目还量化对比了隐身性能。歼-35正面雷达截面积0.02平方米,而美国F-22是0.5平方米,差距25倍。根据雷达公式,这意味着探测距离缩短55%。假如某雷达150公里外能发现F-22,对歼-35可能67公里内才行。这不是小优势,而是量级领先。F-35系列正面RCS据说0.1平方米左右,歼-35也优于它。央视去年报道歼-35A时就说隐身世界第一,这次更自信地亮出数据,背后是中国航空科技从追赶到局部领先的底气。
![]()
很多人误解F-22的隐身,以为它RCS相当于高尔夫球大小,其实那是美军类比:F-15、F-16像篮球,F-22像高尔夫。但F-15真实RCS 3-5平方米,F-22正面0.5平方米,相当于九个篮球。歼-35的0.02平方米是实打实跃升。超材料不只吸波,还调控全频段,从低频到红外,覆盖军用雷达1-18GHz。相比F-35用涂料,歼-35隐身提升一到两个数量级,重量减轻50%,全寿命成本降40%。
![]()
歼-35发展历程也值得一提。它前身是FC-31验证机,2012年10月31日首飞,代号鹘鹰,由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搞出来。孙聪院士是总设计师,他从歼-15舰载机转过来,带队优化气动布局。FC-31用DSI进气道、倾斜双垂尾、内置弹舱,隐身基础好。2021年10月29日,歼-35原型机首飞,2023年9月26日歼-35A空军版首飞。2024年11月12日,歼-35A在珠海航展亮相,中国空军第二款五代机。202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上,歼-35编队公开飞过,海军版也完成电磁弹射测试,在福建舰上起降。
![]()
空军版歼-35A起飞重量近30吨,海军版超32吨,接近重型。海军版强化结构适应弹射,空军版减小翼面积10%,优化高速和航程。动力用涡扇-19发动机,推力10吨级,推重比8.5,支持超音速巡航1.5马赫,最大速度超2马赫,比F-35快。弹舱能挂4-6枚霹雳-15导弹,射程200公里,先敌打击强。机炮可能内置进气口上方,设计高效。
央视这次官宣,等于宣告中国隐身技术进入新阶段。歼-35继承五代机构型,又用超材料跨代突破,从“难锁定”到“根本看不见”。这成果是材料科学、电磁学、制造工艺融合的产物。中国同时发展两款六代机,在高空长航时无人机、空天一体化领域也领先,空天力量从跟跑到领跑。
![]()
![]()
战略意义上,歼-35让海军航母编队在中远海制空更稳。搭配歼-20高低配,空军隐身作战体系规模化。相比F-35C,歼-35光洁度高,机腹设计优,隐身彻底超越。巴铁可能下40架订单,出口潜力大。西方雷达对它抓瞎,先敌发现、先敌杀伤,战场单向透明。过去军迷总比中美战机,F-22老了,F-35胖墩,歼-35中型却全能。央视数据一出,大家明白,低估源于保密,现在亮剑,优势明显。隐身不只RCS,还包括红外、光学、声学,歼-35综合世界顶尖。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