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教育双乱象:十七中 37 张试卷压垮假期,公立幼儿园强逼家长站岗,这是对 “双减” 的公然践踏! 今天刷朋友圈时,一条沧州家长的叹息让人窒息。这位家长配着沧州市十七中校门口的照片,文字满是绝望:“几个孩子放学异口同声喊‘37 张试卷’!!!!
![]()
37 张试卷,不是零星的课后练习,是霸占整个国庆假期的 “任务”。国家 “双减” 政策早有铁规:初中书面作业日均完成时间不超 90 分钟,法定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按每张试卷最短 20 分钟算,37 张需耗时 11 小时以上,即便分摊到 7 天假期,日均作业时长仍近 2 小时,是日常上限的 2 倍多!这哪里是 “布置作业”,是把 “双减” 踩在脚下,用试卷剥夺孩子的假期,用功利主义碾压教育常识。
曾经有一位沧州市第十中学孩子的妈妈半夜曾写下这样的朋友圈
![]()
“双减” 的红线,从不是 “可松可紧” 的橡皮筋
2021 年国家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对 “双减” 有不容篡改的刚性要求:
- 减校内作业负担
- :小学一、二年级无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日均≤60 分钟,初中≤90 分钟;严禁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不得将家长变成 “作业批改员”;明确要求 “保障学生课后及假期休息时间”,这是底线,不是 “建议”。
- 减校外培训负担
- :学科类培训机构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培训,严禁超标超前教学,这是禁令,不是 “参考”。
沧州市教育局也曾多次发文强调:“节假日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变相补课”“尊重学生假期休息权利”。可沧州十七中偏要对着干这是 “不懂政策”,还是 “故意违规”;不是 “个别失误”,是 “有恃无恐”。
沧州十七中:用 37 张试卷,把国庆假期变成 “牢笼”
这不是 “查漏补缺”,是 “变相体罚”。国庆假期是让孩子感受家国情怀、陪伴家人、放松身心的时间,不是让孩子埋在试卷堆里,用机械重复消磨学习兴趣的 “集中营”。更讽刺的是,教育部早就明确 “法定节假日不得组织补课”,沧州十七中虽没让学生去学校,却用 37 张试卷实现了 “居家补课”,本质上是换汤不换药的违规,是对政策的 “阳奉阴违”。
运河区公立幼儿园、小学:“家长值岗” 不是 “自愿”,是 “强逼”
如果说十七中的 37 张试卷是对学生的 “压榨”,那沧州众多公立幼儿园、小学的 “家长值岗”,就是对家长的 “绑架”,同样是对 “双减” 的践踏。
![]()
有家长在本地论坛爆料:孩子就读的运河区某小学,要求家长轮流 “护学岗” 值岗,每天早晚各半小时,穿统一绶带站在校门口。晒出的排班表上,每位家长的姓名、电话、值岗日期写得明明白白,这是自愿吗”。
向教育部门投诉,得到的回复竟是 “家长自愿参与”。这是 “自愿” 吗?
“双减” 要减的,不仅是学生的负担,还有家长的负担。幼儿园的安全管理,本是学校的责任,却甩给要上班的家长 —— 有人为值岗扣了全勤奖,有人为值岗跟领导吵架。这种 “责任转嫁”,是对家长权益的漠视,是对家校关系的破坏,更是对 “双减” 精神的背离。
在沧州市区的教育场景中,一个颇为普遍的现象是:不少小学周边,各类课外补课机构往往相伴而生。有些机构规模可观,甚至直接整层承租,形成了围绕校园的 “辅导生态圈。
为何这些乱象敢与 “双减” 对着干?
从十七中的 37 张试卷,到幼儿园的 “强逼值岗”,不是偶然,是 “监管软、学校横、家长弱” 的恶性循环:
- 监管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沧州市教育局说 “超量作业可举报”,请问一下各位领导,孩子在你们“手”里,谁能举报?谁敢举报?举报后你们又有何实际的行动。也只是 “上门沟通”,没有责令停止。监管没力度,违规就没代价,学校自然敢 “踩红线”。
- 学校 “权力不对等”
- 学校掌握着孩子的评优、座位、关注程度,家长敢怒不敢言 —— 怕举报后孩子被孤立,怕不值岗孩子受冷落。这种 “拿捏”,让学校有恃无恐,把 “政策要求” 抛在脑后。
- “唯分数论” 的毒瘤未除
- 根源还是 “分数至上” 的考核 —— 成绩排名决定老师的绩效、学校的名声,于是 “多做题 = 多得分” 成了歪理,“双减” 成了 “绊脚石”。
结语:别让 “违规” 成为沧州教育的 “常态”
沧州十七中的 37 张试卷,压垮的不只是孩子的国庆假期,还有他们对学习的热爱;运河区幼儿园、小学的排班表,绑住的不只是家长的时间,还有他们对学校的信任。这些乱象,是对 “双减” 的公然践踏,是对教育公平的破坏,是对无数家庭的伤害。
我们要的不是 “口号减负”,是真真正正的政策落地:对沧州十七中这样的违规学校,要按规定严肃追责,公开通报,让违规者付出代价;对幼儿园的 “强制值岗”,要立即叫停,明确 “自愿” 底线,还家长自由;对监管部门,要督促其扛起责任,别让 “投诉” 变成 “石沉大海”。
教育不是 “题海”,假期不是 “牢笼”,家长不是 “免费劳动力”。别再让 “违规” 成为沧州教育的 “常态”,别再让 “双减” 沦为 “空话”—— 给孩子一个能呼吸的假期,给家长一份不被绑架的轻松,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来源:沧州信息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