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清春中医:野地“小草莓”,痛风用得好,尿酸都吓跑
黄清春,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疾病主任医师!现定期在广州宏韵中医互联网医院坐诊。
在平常郊外,有一种红得透亮、外形接近迷你草莓的小果子,你是否见过?它既能当作酸甜可口的零食,也能用于应对痛风 ——?它就是树莓,在中药里被称为覆盆子,入药历史已逾千年。
![]()
中医典籍记载,覆盆子味甘酸、性微温,归肝、肾、膀胱经,具有补肾固精、养肝明目的功效。
那这小小的野果,为什么能应对痛风这种难缠的顽疾呢?下面我用一个真实的门诊案例,给大家说明白。
前段时间,患者张先生前来就诊。他查出高尿酸已有 12 年,痛风反复发作也有 9 年,病情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下床走路。就诊时检测的尿酸值为 610μmol/L,他表示:“这还是每天坚持吃非布司他的结果,如果停药,不到一周尿酸值就能升到 850 以上。”
经过仔细辨证,我发现张先生除了关节肿痛,还经常出现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夜尿增多等症状,这属于典型的肝肾不足证。
痛风长期不愈,邪气会不断耗伤身体正气,容易引发肝肾亏虚;而肝肾功能减弱,又会影响气血运行和代谢功能,导致尿酸更难排出体外,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在治疗时,除了使用常规的降尿酸、通经络药物,我特意加入了覆盆子,利用它补肝肾、固精气的作用,从根本上改善身体的亏虚状态。
坚持治疗两个月后,张先生的身体出现了明显变化:腰膝酸软的症状减轻了很多,之前爬两层楼就气喘不止,现在逛半小时公园也没有问题;复查尿酸时,数值降到了 420μmol/L;
又经过三个多月的巩固治疗,他的尿酸稳定在 310μmol/L 左右,期间痛风没有再急性发作。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覆盆子并非 “万能药”。在中医治疗中,它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体质,比如是否同时存在湿热、血瘀等情况,以及病情的轻重程度,来搭配其他药物使用。
如果自行采摘食用,不仅可能因为辨识错误误食有毒野果,还可能因为不对症而延误病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