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中午11:38,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旗下的媒体账号"中国质量报告"公众号针对小米汽车召回事件发表了一篇名为《11万辆小米SU7并非例行OTA,而是接受调查后被动召回》的文章。
这个权威的发声,直接地戳穿了小米汽车官方针对11.7万辆SU7召回事件所进行的“为了用户安全,我们是主动召回”的自我正面包装。
然而让网友啧啧称奇的是,这篇对小米汽车不友好的官媒文章,竟然在发布24小时后神秘消失了。
这并不是个例。
实际上,近期网络上但凡涉及小米汽车的负面评价的不管是自媒体的质疑文章,还是车主的真实体验视频,甚至是专业汽车评测机构的客观分析,只要内容对小米汽车不够友好,就会面临被删除的命运。
当国家级监管部门的发声都能被"处理"时,无疑将小米的这场“清网”运动推向了新的高度。
![]()
1.四重风波交织:小米汽车的"诚信拷问"
回顾小米汽车近一年来的争议事件,从技术宣传,到产品交付,再到质量管控,每一个关键节点都遭遇到了在诚信层面上的质疑。
最初是雷军发布会上的“时速200公里,瞬间刹停”。这个与物理常识相悖的表述,引发了空前的争议。网友调侃“牛顿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啦”。尽管小米之后解释这是在封闭场地进行的测试,但“瞬间刹停”本身就带有一定的误导性。
今年1月,小米汽车因自动泊车系统缺陷召回超过3万辆SU7。起因是多起"撞墙"事故和255起投诉,暴露了智能驾驶功能的重大安全隐患。
5月份更为严重的虚假宣传事件突然爆发。数百名SU7Ultra车主发现,4.2万元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实际上仅仅是装饰件,并不具备宣传的“双风道导流”和“辅助散热”功能。这起“挖孔机盖”事件直接触及了消费者的核心利益,将近400人开始维权,要求集体退车。
![]()
7月份,169元“车规级纸巾盒”再次引发了争议。真正急需车规级标准的座舱芯片,却在使用消费级产品。这种将主次颠倒的做法,使得“车规级”成了被人调侃的对象。
如今9月份的11.7万辆大规模召回事件,几乎覆盖了SU7的全部产量。这把小米的质量管控能力,推到了审判台前。
面对连续的风波,小米汽车的应对策略,始终处于被动的状态,并且缺乏诚意。从技术的包装,到功能的夸大,再到把被动的召回,包装成主动的升级,每次都试图用话术来淡化问题的严重性。
2.被动召回的尴尬:监管介入下的"真相还原"
消失的官媒文章,揭示出了一个关键信息:小米此次的召回编号当中的“I”字母清晰地表明了这是“受调查影响而进行的召回”。并非是出于主动的行为。
小米则在官方声明中将此次召回包装成“为提升用车体验和安全,并采用免费OTA升级方式解决问题”的主动行为。
显然监管部门认定的“安全缺陷召回”与小米自身的说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
然而,文章的迅速消失却让人产生更多联想。是因为文章表述过于直接,担心对企业造成过大冲击?还是因为涉及监管调查的敏感信息,需要进一步核实?抑或是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
在信息透明化的今天,一篇官媒文章的神秘消失,往往比其内容本身更容易引发关注和讨论。
3.系统性危机:从产品到品牌的全面考验
将小米汽车的风波事件串联起来看,其面临的已经不是单一的产品,或营销问题,而是系统性的诚信危机。从技术宣传的“大张旗鼓”,到产品功能的虚假描述,再到质量问题的被动应对,每一个环节都暴露出小米在造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这种危机的根源在于,时至今日小米依然试图将互联网思维,完全移植到汽车行业的尝试。
在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先发布后完善”的迭代模式,或许是可行的。但汽车作为关乎生命安全的产品,其容错率极低。消费者对于汽车品质的期望,远远高于对电子产品的要求。
![]()
更为关键的是,汽车行业,有着成熟的监管体系,和严格的安全标准。当小米试图用互联网式的营销话术和产品逻辑,来应对传统汽车行业的规则时,冲突在所难免。
从长远来看,小米汽车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里立足,必须完成从“互联网造车”到“汽车制造”的思维转变。这不但涉及技术以及产品层面的提升,更需在企业文化与价值观层面,展开深度调整。
4.结语:消失的文章,不消失的问题
在这个信息高度透明的时代,任何试图掩盖或美化事实的行为,都可能适得其反。当小米车主喊话雷军“保持真诚”时就已经准确地点出了小米汽车深陷舆论漩涡的核心所在。
小米汽车要想走出当前的危机,需要的不是更为高明的公关策略,更强的法务团队,而是更为,踏实的质量管控,以及更为坦诚的沟通态度。
最后说一句,我这篇文章,也可能会被迅速处理掉,大家且看且珍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