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沿着胶东半岛的海岸线,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文化交流团探索威海文旅发展的第三天,开启一场串联家国情怀与山海风光的文旅探索行程。交流团成员们看到,威海文旅正以多元业态串联、以创新创意表达,展现着威海独特的人文底蕴与自然之美。
交流团一行首站抵达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刚踏入园区,肃穆之感便油然而生。馆内通过实物、图片、场景复原等方式,生动再现了郭永怀先生的一生。交流团成员驻足在先生用过的书桌、演算过的手稿前,听讲解员讲述他放弃国外优渥条件、毅然回国投身“两弹一星”研制的感人故事。这里没有华丽的装饰,却用最真实的史料,让大家触摸到一位科学家的赤子之心,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家国情怀”四个字的重量。
郭永怀事迹陈列馆
![]()
![]()
![]()
![]()
随后,青海门源文化交流团与荣成市文化和旅游局围绕地域文化传承、文旅资源开发等展开深入探讨。交流中,荣成市文化馆馆长徐伟分享了当地海洋文化、渔家民俗的保护与活化经验,介绍了景区在文旅融合方面的实践,以及通过“海洋文化节”“渔民开洋节”等特色活动带动文旅消费的案例。门源县文化馆负责人张玉全则结合地域特色,阐述了油菜花文化、多民族民俗等资源的挖掘路径,以及如何以非遗展演、民俗体验等形式,丰富文旅产品供给。
![]()
![]()
“通过交流,我们看到了门源县文化队伍的茁壮成长,尤其是他们的文化惠民工作做得非常好,值得学习。我们也分享了荣成文旅发展的案例、经验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希望门源的同仁们带着家人来荣成看看。”徐伟发出“山海相约,荣成等你”的真诚邀约。
车行不久,交流团来到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进行了一场与海洋的亲密对话。乘船登上海中的平台,交流团成员们兴奋地体验“拔笼”的乐趣,收获扇贝、牡蛎、海螺等海鲜,真切感受到了“耕海牧渔”的独特魅力。站在平台上远眺,成员们感慨海上牧场的鲜活热闹,与家乡门源草原上牛羊成群、牧草丰茂的牧场景象遥相呼应,彰显了生态和谐之美。午后,交流团驱车驶上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这条路被誉为“中国最美自驾公路”,像一条丝带串联起威海的山海风光。大家沿途看到了网红打卡地——布鲁威斯号,感受到了自然与工业碰撞出来的文旅创意。
爱伦湾国家级海洋牧场
![]()
![]()
![]()
![]()
![]()
从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的家国情怀,到爱伦湾的海洋生机;从千里山海公路的自在,到布鲁威斯号的浪漫,威海用它独特的方式,向交流团展现了文旅发展的蓬勃态势——以“人文+自然”为纽带推动业态深度融合,以创意体验为抓手实现文旅创新突破,让厚重底蕴与现代活力在这片土地上共生共荣。
![]()
威海晚报记者 张玉婷 文 姚威 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