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说孩子是社会的未来,学校是教育孩子的,如果学校出了问题,当然就一定是孩子要出问题,未来的社会就会出问题。
最近,中国网络上的两件事,令人对学校这个教育场所的变化担忧起来。
第一件事是武汉大学落入网络风暴,最后也不得不屈从于网络的舆论压力。当然说的是2023年7月发生的图书馆挠痒痒事件。在2023年的时候,武汉大学出台对肖同学的处分,就被网络怀疑是迫于网络的压力,而到了2025年7月25日,一审判决后,武汉大学再次被网络推向舆论的浪尖,等到9月17日二审判决后,武汉大学撤销了对肖同学的处分,理由是尊重司法的判决。
司法的判决是什么?一审判决肖同学不构成性骚扰,武汉大学的处分理由是不雅行为,两件事不同,怎么就尊重司法判决呢?
网络压力让武汉大学在这样的事件中失去了立场,没有了分寸,背后反应的是像武汉大学这样的教能机构,也不会处理这样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图书馆里发生挠痒痒这样的事情,如果武汉大学处理得当,根本不用拿不到司法领域来处理,迫于网络压力处理是一个错,那么迫于舆论压力的纠错,那就是错上加错。从教育机构的任务功能来说,把一个学生当着女生的面挠裤裆,这怎么说都是不雅行为,如果连不雅行为都纠正不了,那还算什么985、211名牌大学,连这样的行为都纠正不了,都定义不了,跟着网络舆论走,那其他的事情也就很难说了,至于学术上那些事,论文那些事,也就不用说了。
第二件事,那就是济南中学的事情了,义务教育上的事情,济南一个中学出了刚入校的初一新生被老师打的事情。一个刚入学的初一新生,老师能和学生或者家长有什么仇啊,能达到要进刑事庭讨论的地步。
事情在网上发酵后,学校也处分了教师,因为事情只有家长一个人在网上推动事件,涉及到未成年,网友看不到现场的录像,根据网上一些家长的说法,大概猜测老师也确实出现了有违2023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中的内容,所以学校和相关机构已经对涉事老师处分过了,然后事情并没有结束,家长继续在网上推动事件的发展。
这时候,学校应该出面保护教师的权益了,从大众心理上来说,教师的违规行为,也是处于对当事学生负责的态度,更是对同班的其他同学和家长负责的行为,违规已经受到处分了,学校站出来保护老师的权益,不但是保护涉事老师的本人,更是保护其他老师的积极性,可以想像,如果涉事老师到了法庭上为自已辩护,事情的结果那将是继续让网络上的人痛快嘴吧,而涉事的老师要搭上金钱和精力,耗费在法律上,无论结果的输赢,都会将让其他老师寒心,孩子的教育将再次跌入深渊。
大家说民国时期的学校时,都是说哪个学校因为有独立的人格才立世,从古代到现在以来,中国的文人就以铮铮傲骨作为精神的标志,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那是从春秋点国时期沿承下来的气节,教师和教育机构,作为孩子成长的标尽,如果出了问题,那我们社会的未来会怎么样。
看看大街上不得不送外卖的小哥,看看那些不事劳动无所事事啃老的年轻人,还不让人担忧吗?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