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6亿栋!住建部查清“全国住房总量”,楼市或迎新变局?

0
分享至

6亿栋!住建部查清“全国住房总量”,楼市或迎新变局?



过去几十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每年新增大量的房子,这里面既有城市里面的商品房,还有一些小产权房,统建房,集资房,还有广大农村的自建房等等。

但究竟我国有多少房子呢?

住建部在一次普查中摸清了家底,动员了260多万人,查清了全国城乡的房子数量:全国共有近6亿栋城乡房屋建筑,80多万处市政设施。



同时还有两组数据值得注意:

一个是,最近金融界有数据,截止到2025年5月31日,全国二手房总挂牌量753万套!

二个是,截至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76948万平方米。按100㎡一套,起码700多万套房…

也就是说,存量房过剩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关键新房建造并没有就此停止,很多人觉得,照此趋势,楼市或将迎来一场新变局。



.01

房子明显过剩,却又2亿人租房?

这背后有几个原因:

①过去炒房热推高了房价。

早些年不少人囤房炒价,把房价一路推高,导致现在即使存量过剩,房价依旧居高不下。

据统计,百城新房均价超过1.6万/㎡,二手房也超过1.3万/㎡,普通人想要买套房,起码都得100多万,实在压力山大。



除了炒房客的助推外,前几年棚改大拆大建,开发商疯狂拿地拆房建房,也加剧了市场供给过多。

②多年来收入的上涨速度始终赶不上房价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工资中位数只有3027元。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打工人,每个月实际拿到手的还不到三千。

对比超1.3万的二手房均价,普通人买不起房,就只能降低品质租房生活。



.02

楼市或将迎来一场新变局

第一,不再鼓励盲目建房

随着住房数据清晰,各地也在加强调控,引导市场理性健康发展,不再像以前那样由着开发商拼命盖楼。

第二,也反映了对房地产泡沫的担忧。

经济学家任泽平就说的很明白,合理的供地、新房供应应该是以人为本,人口的数量、人口的增长率是供地开发建设新房的重要参照,脱离基础数据的土地供应,不利于楼市稳定,更不利于房价稳定。

而基于未来人口老龄化、少子化问题的加剧,以及城镇化率进程的放缓,人们在住房需求方面也将逐步减少。因此,未来不会再轻易鼓励开发商大面积拆建拿地建房。

说白了,如果房子空置率过高,泡沫风险就巨大。



第三,房产税越来越近,炒房客或将加速退出楼市

随着土地收入锐减,各地财收压力山大,不少专家大佬过去也没少呼吁征收房产税,希望借此来稳定财收。

如今已摸清房产数据,有了这个物理基础支持,相当于为房产税提供了数据支撑。

一旦开征,手里有多套房的人持有成本就会上升,炒房客可能会抛房离场,市场也会逐渐回归理性。

如此,不仅有利于减少房地产市场泡沫过大的风险,稳定整个市场的长期发展,也能让各地财收实现更多元化。

第四,银行不良贷款率大幅上升引发风险

以前房企靠银行贷款建房,如果房子卖不掉,资金链断裂,银行也会受牵连,

房企无法还债,可能导致银行不良率增加,甚至可能因此影响整个金融系统。

所以房产过剩和银行的不良率风险是相互关联的,与购房者的风险,持房者压力也息息相关。



.02

普通家庭如何应对?

未来马光远的三个20%理论有望得到验证:20%的城市、20%的房企、20%的楼盘值得投资,其他的住宅都将剩下居住属性。

这种变局下,普通更要学会理性:

如果你是刚需,现在买房可以多关注核心地段、地铁附近的楼盘,更保值。

如果想投资买房,要谨慎了,靠囤房发财的时代基本过去了。盲目炒房以后很容易陷入巨亏,建议劣质房适度“减仓”。

如果你打算卖房:也不用太冲动,多关注市场反馈,如成交情况,价格波动,还有政策动态,选择合适时机。



文末结语

从住建部公布全国住房数量可以看出,这个市场已经迎来了一轮新的变革,面对这种趋势,普通人更应该做好理性判断,避免金融风险和决策失误。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又一位“电诈头目”!阿努廷撤销其泰籍冻结7000万,骗子组织崩盘

又一位“电诈头目”!阿努廷撤销其泰籍冻结7000万,骗子组织崩盘

素衣读史
2025-11-04 18:17:45
上海一大妈走后留700万,银行要求本人签字才给,女儿做法太解气

上海一大妈走后留700万,银行要求本人签字才给,女儿做法太解气

兰姐说故事
2025-03-19 15:00:05
邵佳一可能只是备选,足协中意人选被总局否定?央视确认有外交

邵佳一可能只是备选,足协中意人选被总局否定?央视确认有外交

林子说事
2025-11-06 12:47:19
我代表公司和同学签1.2亿大单,同学说他被裁员,我:合同不签了

我代表公司和同学签1.2亿大单,同学说他被裁员,我:合同不签了

秋风专栏
2025-11-04 16:22:01
毕丽娜:费翔母亲,传言是大陆特工,17岁赴台,两任丈夫身份特殊

毕丽娜:费翔母亲,传言是大陆特工,17岁赴台,两任丈夫身份特殊

阿胡
2025-10-20 11:24:06
三甲医院丑闻后,网友一句话戳心:能好好看病就是好医生

三甲医院丑闻后,网友一句话戳心:能好好看病就是好医生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6 18:20:56
朱元璋御审贪官幼女,女孩却指着龙椅问了一句,满朝文武瞬间死寂

朱元璋御审贪官幼女,女孩却指着龙椅问了一句,满朝文武瞬间死寂

凯裕说故事
2025-10-28 11:34:31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贝克汉姆盼了14年终于获封爵士头衔,单膝跪地受封画面公开,西装由妻子维多利亚设计

贝克汉姆盼了14年终于获封爵士头衔,单膝跪地受封画面公开,西装由妻子维多利亚设计

极目新闻
2025-11-05 15:38:00
特朗普突然下令出兵,中国战机等到一个,和美军大战一场的机会?

特朗普突然下令出兵,中国战机等到一个,和美军大战一场的机会?

空天力量
2025-11-06 13:06:50
赖清德下令让台军实弹备战,蒋万安也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

赖清德下令让台军实弹备战,蒋万安也亮明立场,坚持反对两岸统一

文雅笔墨
2025-11-04 09:18:55
紧急叫停!这5类人禁用甲钴胺!医生警告:出现5个症状必须停药

紧急叫停!这5类人禁用甲钴胺!医生警告:出现5个症状必须停药

朗威游戏说
2025-11-07 00:54:15
克莱谈替补出战:我一定会打出精彩表现 非常坚信这一点

克莱谈替补出战:我一定会打出精彩表现 非常坚信这一点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6 19:47:03
文班:比赛节奏对我来说感觉有点快 以前没见过这样的防守

文班:比赛节奏对我来说感觉有点快 以前没见过这样的防守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6 21:27:04
首次披露!六代机歼-36可搭载鹰击-19,航母无用论真的来了?

首次披露!六代机歼-36可搭载鹰击-19,航母无用论真的来了?

头条爆料007
2025-11-05 18:35:22
建工集团董事长和多名下属被一锅端!

建工集团董事长和多名下属被一锅端!

新浪财经
2025-11-06 19:41:47
两性关系:女人过了60岁,最渴望的3个需求,男人一定要懂!

两性关系:女人过了60岁,最渴望的3个需求,男人一定要懂!

匹夫来搞笑
2025-11-07 03:45:53
特朗普不敢做,高市早苗做了!日本撕毁承诺,公开会面台当局?

特朗普不敢做,高市早苗做了!日本撕毁承诺,公开会面台当局?

文史旺旺旺
2025-11-05 20:44:09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封杀四年,49岁赵薇突传消息,因胃癌去世传闻5个月前就真相大白

书雁飞史oh
2025-11-06 19:05:31
记者:泰山以次顶薪续约瓦科,有海滨城市球队报价但球员无意

记者:泰山以次顶薪续约瓦科,有海滨城市球队报价但球员无意

懂球帝
2025-11-06 14:39:03
2025-11-07 05:31:00
巢客HOME
巢客HOME
只写最接地气的干货!
3786文章数 211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锚定居住新趋势!广佛新世界重构湾区“理想生活投资学”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头条要闻

美参议员提议:政府不“开门”国会议员就停薪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数码
家居
本地
教育
亲子

数码要闻

苹果Apple TV全新开场动画幕后:相机结合玻璃Logo实拍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教育要闻

小升初几何题,难倒了不少小学毕业生

亲子要闻

让宝宝少咳嗽、让孩子晚近视、为罕见病早行动 进博展商交出儿童健康民生答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