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6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共同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二次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暨2025年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年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年会在青岛召开。会议通过专题报告、大会发言、壁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就肝病领域、感染性疾病领域内的基础研究、临床诊疗、预防策略及转化医学的最新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大会直面学科建设中的挑战与机遇,旨在提升从业人员诊疗能力,为我国感染病与肝病防治事业注入新动力。
▌开幕式:擘画新篇,寄予厚望
![]()
开幕式现场
受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太生教授、感染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王福生院士及大会组委会的委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徐小元教授主持大会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李兰娟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王福生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李兰娟院士指出,感染病防治始终是关乎人民健康的重大课题,她回顾了我国三十年乙肝防治历程,从“无药可医”到“临床治愈”,得益于药物迭代与治疗方案优化,目前已实现个体化治疗,显著降低了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率。我国面临乙肝感染者存量巨大、患者全程管理覆盖率不足等挑战,需推进早诊早治、强化抗病毒治疗、加强政策支持。她呼吁紧跟科技前沿,加强团队协作与机构合作,共享资源,共同提升我国感染病和肝病防治水平。
王福生院士在致辞中回顾了我国感染病与肝病学科的发展历程,指出该领域兼具国际共性挑战与中国临床特色,既面临复发难治、重症救治等现实难题,也迎来技术突破与机制创新。他特别提到,感染病学分会与肝病学分会逐步形成联合办会的良性机制,有效促进了两学科在临床与科研方面的深度交叉与共同发展。本届联合年会为专家同仁提供了凝聚共识、分享成果、共创未来的平台,会议同期还举办了中外学术交流会议,就当前热点问题展开国际对话。
▌主旨报告:洞察全局,指引方向
开幕式后,多位国内学者带来了精彩纷呈的主旨报告,呈现了微生物感染、肝病诊疗及前沿交叉研究领域的引领性与突破性进展。李兰娟院士作“人工肝在病毒性出血热细胞因子风暴治疗中的应用”主旨报告,强调该项技术对危重症救治的重要支撑作用。王福生院士以“儿童和成人慢性乙肝临床治愈进展:机遇和挑战”为题作主旨报告,指出实现临床治愈仍存在个体差异与复发挑战,需探索新型治疗策略。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宇教授就“建立循证的监测方案,促进早期肝癌发现”作报告,呼吁建立健全高危人群肝癌早筛的标准化路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贾继东教授汇报了“关于乙肝治愈新药临床试验设计的专家意见”,强调科学严谨的试验设计是推进新药临床应用的关键。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曹玮教授以“艾滋病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为题作主旨报告,阐释了2024版《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其重要意义,艾滋病诊疗策略已从应对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转向成功驾驭一种可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魏来教授分享“从医院智能到更广泛赋能——AI肝胆医院”的主旨报告,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在肝病诊疗一体化中的巨大潜力。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贵强教授作“病毒性肝炎临床治愈新进展及展望”的主旨报告,指出多种治疗策略联合是未来的方向。
与此同时,另一主会场亦同步进行精彩的主旨报告。徐小元教授作“肝硬化临床研究进展”报告,系统梳理了肝硬化诊治的最新循证证据和临床管理策略更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宁琴教授探讨“慢乙肝临床治愈:共识、挑战与思考”,强调需突破当前治疗瓶颈,优化个体化治愈路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南月敏教授分享“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疾病负担及诊疗进展”,指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在我国患病率高,危害大、负担重,需要全社会和跨学科共同应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红教授探讨“乙肝病毒DNA整合的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阐释了乙肝病毒DNA整合在肝癌发生中的机制及其作为治疗靶点的潜力。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分享了“新发与再发传染病:临床热点与学科应对”,呼吁建立更敏捷、协同的感染病防治体系和科研转化链条。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金震东教授报告“内镜在肝脏疾病和门脉高压症的诊治进展”,展现了内镜技术在此领域应用的最新进展和临床价值。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唐承薇教授探讨“肝性脑病——认识肠、肝、脑轴”,从微生态、神经内分泌角度深化对肝性脑病发病机制的理解。
▌专题研讨:百花齐放,深度碰撞
本次会议设立了11个专题分会场,议题覆盖广泛且深入,涵盖了感染和肝病学的各个专业和交叉领域,包括病毒性肝炎、艾滋病诊疗、免疫低下人群的肝病与感染、重症肝病、人工肝、肝病相关感染/遗传及代谢性肝病、肝癌、肝硬化/门脉高压、药肝/自免肝、细菌与真菌、脂肪肝专题等。通过各个专题的深入讨论与交流,为临床实践中的患者管理和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创新思路。
▌青年与未来:薪火相传,活力迸发
大会一如既往地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设立了包含感染和肝病两个专题的青年学组分会场,为年轻学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会场内外,年轻医生与资深专家互动频繁,求知若渴,展现了我国感染病学、肝病学界后继有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态。同时,大会延续近年来的优良传统,邀请优秀的国内杂志编辑到会,促进学科交融,为优秀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优先发表提供渠道。
▌闭幕总结: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本次大会学术氛围浓厚,内容精彩纷呈,交流深入高效,不仅是一次学术盛宴,更是一次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指引方向的重要会议,精准把脉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深入探讨了未来的方向与路径,也为感染病学及肝病学的进一步高水平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
大会全景
(供稿: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罗玲 曹玮 李太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