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任见《曹操传》第十二章 天地之间,人为至贵67
67
曹操治理国家,注意整顿社会风气,对那些影响团结、不利于稳定的结党营私、造谣诽谤、颠倒黑白、挟嫌报复等歪风邪气,大力革除,绝不手软。
公元200年,是建安五年,曹操曾经下了一道命令《为徐宣议陈矫令》 ,说,自从国家发生祸乱以来,社会风气颓废,诽谤言论不绝。建安五年以前的此类案例,不再追究,此后再若发生,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曹操的这一道命令,针对的是徐宣诋毁陈矫案。
徐宣和陈矫原来都在广陵太守陈登手下,后来都被曹操征召为司空掾属,加以信用。可他俩相处不睦,常闹矛盾。
陈矫原姓刘,过继给舅父改姓为陈,又娶了刘氏本族之女为妻,徐宣便以此为借口,肆意诋毁,污辱陈矫“窝里搞” 。
曹操认为,徐宣在对陈矫进行有意伤害,不利于二人之间的团结,也不利于干部队伍建设。为了制止这种恶劣风气,曹操下了这份文件。
禁绝胡言乱语的《为徐宣议陈矫令》下达后,干部队伍的面貌为之改善,只有个别人觉得官大,还敢顶风违纪,比如孔融,说二话,不在乎。
曹操对颠倒黑白、无中生有的匿名诽谤,更是深恶痛绝。发现居心不良者,必予严查。他在公元205年秋天,就为此下了一道《整齐风俗令》 。
阿党比周,先圣所疾也。闻冀州俗,父子异部,更相毁誉。
昔直不疑无兄,世人谓之盗嫂;第五伯鱼三娶孤女,谓之挝妇翁;王凤擅权,谷永比之申伯;王商忠议,张匡谓之左道:此皆以白为黑,欺天罔君者也。吾欲整齐风俗,四者不除,吾以为羞。
结党营私,是古代圣贤所痛恨的。听说冀州的风俗,父子分属两派,互相诽谤。
历史上有过这样的事:直不疑没有哥哥,有人说他与嫂嫂私通;第五伯鱼三次娶失去父亲的孤女为妻,有人却说他殴打岳父;王凤擅权,谷永却把他与申伯相比;王商忠义,张匡却说他搞歪门邪道。
以上这些,都是以白为黑,欺骗上天和蒙蔽君主的例子。我想整顿社会风气,像这四种恶象,不能根除,我以为是耻辱。
曹操举出的四个例子,都是汉代的事情。直不疑,西汉文帝时官至中大夫,第五伯鱼,东汉光武帝时,为淮阳国医院院长。
王凤是王莽的伯父、西汉成帝他舅。为大司马大将军时,干坏事,引起众人不满。谷永想向上爬,便舔王凤的腚,上奏成帝说王凤“有申伯之忠” 。申伯是周宣王的大臣。王凤因此提拔谷永做了光禄大夫。
王商字子威,西汉成帝时丞相,为人忠直,不满王凤专权,遭到王凤排挤。太中大夫张匡见王凤陷害王商,便迎合王凤,向成帝告王商的黑状,诬陷王商“执左道以乱政” ,王商因此被罢官。
颠倒黑白,诽谤诬陷,不单是个人品德修养问题,而是关系到朝廷政治能否清明的大是大非问题,因此曹操下决心要除掉这种弊端。
曹操说,革命干部只应当尽忠于国家,效力于王事,即使用千匹绢万石谷,私下结好他人,都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
曹操说,革命干部不要私下拉拉扯扯,搞小集团,要尽心竭力效忠国家,争权夺利的事情绝不要沾,干部队伍中不因为争利而伤害自己的名声,不因为追求高官显爵而损害自己的品德。
仅仅停留在干部队伍的治理是不够的,曹操意识到,整个社会的文化建设是个正事。
建设文化,要办教育。曹操下令设置自上而下的教育官员,促进教育发展。
汉代的教育是比较盛行的。洛阳曾经有中央太学,各地方竞相仿比,官学和私学的规模都比较大。东汉末年,长期战乱,教育停滞,学校多都散了伙。
曹操一直重视教育,但早期逐鹿中原,忙于打仗,不具备发展教育的社会环境,打败袁绍后,统治趋向稳定,就着手恢复废弃多年的学校教育。
公元203年,秋七月,曹操下了一道《修学令》 。
战乱以来,已有十五春秋,青少年仍不见有仁义礼让的修养,我非常痛心。
现在命令,郡、国都要修倡文学,满五百户的县要设教育局,建直属学校,挑选乡里优秀的青少年,给他们以教育,或许可以使先王之道不致废弃,而有益于天下。
尽管当时曹操还没有力量恢复国家的最高学府——洛阳太学,但他在连年亲率大军南北征伐的同时,能够注意恢复发展教育事业,难能可贵。
曹操明白正面教育的迫切性,也大力提倡重视科学,反对迷信的新观念。
曹操认为,公报私仇十分可恨,大办丧事非常讨厌,违背科学的旧风俗则尤其不能容忍。
在公元206年的《明罚令》中,曹操就对大冬天寒食节不动火的旧俗严加禁止。
太原、上党、西河、雁门等郡,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过所谓寒食节,不烧火,吃冷食。据说是为了纪念介子推。
介子推是晋文公重耳那时候的一个精神异常者,在重耳流浪列国,路上发饿时,他曾经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汤敬奉重耳。
重耳得济,老介争官不成,跑进绵山中。晋文公想起来封赏他时,他死不出来。于是,放火烧山,想把他熏出来,没承想这个老介死抱着大柳树,自取“火葬”了。
晋文公为了悼念介子推,带头在老介的忌日不举火,吃寒食,后来老百姓乱加仿效,形成恶习。
寒食旧俗,直接导致每年都有不少人患上严重的胃肠炎而死亡,对老百姓身心健康为害极大。
曹操在《明罚令》中说,伍子胥的尸体沉没江中,吴国人没有因此不喝水。纪念介子推,却要人们吃寒食,这岂不是一种偏向吗?况且北方特别寒冷,老人、小孩瘦弱,逼他们严寒天气吃冷食,将会有忍受不了的灾难。
曹操说,此令下达之后,任何人不准再用寒食。如有违犯,主管干部判刑一百天,县长扣发一个月工资。
强化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推动青少年培养的教育建设,反对迷信的的科学文化建设,曹操所做这些,皆属大治之举。
本书简介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 、丞相,后为魏王,并受追谥为“魏武帝”的曹操,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整顿吏治、改良风俗诸方面成就卓著,不愧为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创者。
任见先生此书,以曹操的生命经历——即以其政治军事活动、情感生活脉络为主线,塑造了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复活了这位对华夏历史进程、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巨大的真正的英雄,以艺术方式对争议纷纭的“多面曹操”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全新评价,是一部深蕴认识性与可读性的历史小说。
曹操传
珍贵:此版本篇幅长于台湾出版本,因无删减章节。
任见《曹操传》
目 次
内容简介
201607版权………………………………
第一章 傀儡有权就变态……………………
第二章 开弓能有回头箭吗?……………………
第三章 寒光凛冽的七宝刀……………………
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
第五章 镇服四方的法宝……………………
第六章 外交官为何要配两个美女……………………
第七章 四世三公的臭婆娘裹脚……………………
第八章 举重若轻的奇袭……………………
第九章 倾国倾城的佳人……………………
第十章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第十一章 易水河畔潇潇风…………………
第十二章 天地之间,人为至贵…………………
第十三章 军营痴情女…………………
第十四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十五章 铜雀台雅景香风…………………
第十六章 挚友的美丽女儿…………………
第十七章 对儿子们也不想偏爱…………………
第十八章 文武合璧成雄杰…………………
本书章节索引 ……………………………
20140923后记………………………………
著者任见简介 ……………………………
1.多位北大博士推荐:任见先生的《大唐上阳》(15卷),与众不同的认识价值。
2.后山学派杨元相、鸿翎[台]、刘晋元、时勇军、李闽山、杨瑾、李意敏等诚挚推荐。
3.后山学派杨鄱阳:任见先生当年有许多思想深邃、辞采优美的散文在海外杂志和报纸发表,有待寻找和整理。
![]()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