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 王珍珍
劳动教育不能只“活”在课本里!
近日,四川泸州市有家长反映“班级群里通知凑钱请保洁,要么家长轮流去打扫”,此类现象引起多地家长共鸣。学生参与劳动、培养分工协作能力的机会,正在悄然转移至家长身上。不禁让人深思:是学生变得娇弱无法自理,还是家长和学校在无形中“溺爱”学生,剥夺了他们接受劳动教育的权利?
![]()
“低年级孩子年纪小、打扫慢,耽误接送。”家长们亲自动手或者主张请保洁的理由看似合理,但忽略了教室打扫从来不止是清洁任务,更是劳动教育的第一课堂。孩子在扫地、擦桌的过程中习得技能、懂得责任,这是保洁人员无法替代的成长体验。家长花钱请人代劳,看似解决了“效率问题”,实则剥夺了孩子践行劳动的机会。
![]()
劳动教育不是负担,而且劳动课已经纳入中小学课程,是成长的必修课。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引导缺位,才让“请保洁扫教室”的怪象出现。唯有把劳动的机会还给孩子,才能让他们真正理解劳动的意义,这比一尘不染的教室更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