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中医古籍中,民间名师手录的专科典籍向来是 “藏于私阁,传于信者” 的珍品。这部清代道光年间的《伤科药书》,以 “一册全” 的完整形态,将古人应对跌打损伤的实战智慧凝于纸端,既是稀缺的历史文献,更是能解伤痛的 “实用宝典”。
![]()
![]()
全书依人体损伤部位与病症类型精准分类,每一则药方、每一句口诀都源自名师临床经验,无半句虚言。针对头部易受重创的特点,专门收录 “头上打药书”“头脑顶上打伤药方”,从消肿止痛到化瘀活血,配伍明细、用法具体,连药材炮制的火候都有标注;再按 “上身、中身、下身” 分述躯干与四肢损伤,小到手臂挫伤、腰腹瘀痛,大到下肢骨折、关节扭伤,皆有对应方剂,真正做到 “哪里伤,用哪方”。
![]()
![]()
![]()
![]()
更难得的是,它不仅覆盖 “新伤急救”,更兼顾 “旧伤难愈”——“打伤久后不好用方” 专门针对反复疼痛、伤口不愈的顽疾,用温补与通络结合的思路化解陈年伤痛;“金枪模药” 则是古时应对利器创伤的 “外科良方”,对金属器械造成的伤口感染、出血不止有独到疗效,堪称清代民间的 “急救特效药方”。尤为特别的是 “住血字令”,作为传统伤科的急救技法,在来不及配药的危急时刻,可通过特定口诀配合简单手法快速止血,是古人 “急则治标” 的智慧体现。
![]()
![]()
![]()
作为道光年间的手抄本,此书无刊刻版本的删减与篡改,字迹工整、内容完整,每一页都是名师手书的 “实战笔记”。如今,这类聚焦民间伤科的清代手抄本已愈发稀少,它不仅是研究清代中医外科学的一手资料,更能为现代处理跌打损伤、传承民间疗伤经验提供参考。书中 “切勿乱传” 的叮嘱,既显其珍贵性,更藏着古人对医学智慧的敬畏 —— 这份跨越两百年的 “疗伤指南”,既是中医文化的活化石,更是能守护健康的实用瑰宝。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