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在即,这一重大举措不仅推动海南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也对全民素养提升、社区治理优化提出更高要求。海南开放大学立足自身办学定位,主动扛起社区教育发展重任,通过打造特色课程、创新服务模式、联动多方资源,让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既能享受优质教育服务,又能成为自贸港封关运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以教育力量为自贸港建设添砖加瓦。
一、聚焦“自贸港需求”,定制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特色课程
(一)“封关知识普及”课程:让居民懂政策、知机遇
针对自贸港封关运作后普通居民关心的“跨境购物便利化”“关税政策变化”“个人跨境资金流动”等问题,学校联合海南省商务厅、海口海关等部门,开发《自贸港封关运作百姓读本》等课程,用平实语言解读专业政策,比如“封关后买进口商品能省多少钱”“个人携带物品过关有哪些新规定”等。2025年春季学期,该课程已在海口美兰区、琼山区12个社区开课,采用“线下讲座+线上视频”形式,每周每个社区安排1次线下课(时长2小时,配案例讲解,如“封关后海口日月广场进口商品店的运营变化”),线上课程同步上传“海南终身学习平台”,支持居民随时回放。截至目前,累计参与学习的社区居民成果1800多人次,其中老年人占比60%以上,课程满意度调查显示,90%左右学员表示“听懂了封关政策,知道以后怎么享受自贸港红利”。
(二)“老年实用技能”课程:适配自贸港生活场景
考虑到老年人在自贸港封关后的生活需求,学校重点开发“智慧生活”“跨境消费”“文化服务”三类老年课程:1.智慧生活类。开设《智能手机跨境应用》课程,教老年人用手机查询“海南免税商品清单”、在跨境电商平台下单(如“怎样在‘海南离岛免税’APP上预约购物”)、查询个人跨境消费额度,还加入“防跨境电信诈骗”内容(如识别“虚假跨境投资”“海外代购骗局”等)。2025年春季学期,该课程在20个社区老年学堂开课,累计培训老年人800余人次,课后跟踪显示,70%以上学员能独立完成跨境电商平台基础操作。2.跨境消费类。联合海南本土免税企业(如中免集团)开展《封关后跨境消费指南》实操课,组织老年人走进免税店实地学习“商品溯源查询”“售后维权流程”,还邀请海关工作人员现场解答“个人年度免税额度使用技巧”。目前已举办8场实地教学活动,参与老年人300多人次,其中60岁以上学员占比83%。3.文化服务类。开设《自贸港文化讲解员》培训课,教老年人了解海南本土文化(如骑楼文化、黎锦文化)、掌握基础讲解技巧,助力老年人成为“自贸港文化宣传员”。2025年春季学期已培训学员150人,其中40人通过考核,成为社区文化志愿讲解员,参与海口骑楼老街、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等场所志愿讲解服务,累计服务游客2000余人次。
二、创新“校社联动”模式,让社区教育(老年教育)落地见效
(一)“1+N”社区教学点布局:打通教育服务“最后一公里”
学校以“1个区级社区教育学院+N个社区教学点”为核心,在全省布局社区教育网络。2025年春季学期已在海口、三亚、琼海等自贸港重点城市建成8个区级社区教育学院,同步在35个社区(村)设立教学点,每个教学点配备1名专职教师+2名社区志愿者,负责课程组织、学员管理。以海口琼山区社区教育学院为例,学院联合当地街道办,在多个社区开设老年学堂,根据社区老年人需求“定制课程表”——比如府城街道老年人口多,重点安排“健康养生+智慧手机”课程;滨江街道靠近免税店,侧重“跨境消费+文化讲解”课程。截至目前,该学院春季学期累计开课120课时,服务社区居民2500人次,其中老年人占比70%,实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上学”。
(二)“企业+社区+学校”协同:资源共享提质量
为让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更贴合自贸港实际,学校联合三类主体共建教育资源:1.联合企业。与海南跨境电商企业(如海南酷秀电商)合作,将企业“跨境电商实训设备”搬进社区教学点,让老年人通过模拟操作了解“封关后跨境订单处理流程”;还邀请企业员工担任兼职教师,春季学期已开展“跨境电商实操”教学24课时,覆盖学员480多人次。2.联合社区。依托社区居委会摸清居民需求,比如三亚吉阳区红沙社区有较多“候鸟老人”,学校就开设“自贸港气候康养+跨境医疗咨询”课程,联合当地医院、康养机构开展教学。3.联合高校。与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邀请高校教师为社区课程提供专业支持,比如邀请海南大学经济学院教师讲解“自贸港封关对居民收入的影响”。春季学期已开展专题讲座12场,参与居民1500多人次。
三、以“教育赋能”助力自贸港封关运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
(一)提升居民“自贸港参与感”:从“旁观者”变“参与者”
通过社区教育,越来越多居民(尤其是老年人)主动参与自贸港建设。在海口美兰区蓝天街道,10多名经过“文化讲解员”培训的老年人,组建“自贸港银发宣讲队”,每周在社区广场、公园开展“封关政策小课堂”,用海南方言讲解政策、分享跨境消费经验,累计宣讲30多场,覆盖居民1200多人次,帮助更多人了解封关带来的便利;在琼海博鳌镇,社区老年学堂的50多名学员,参与“博鳌亚洲论坛周边环境整治”志愿活动,同时向游客宣传“自贸港封关后博鳌的发展机遇”,成为“自贸港形象宣传员”,累计服务游客800余人次。
(二)数据见证成效:教育服务覆盖广、效果实
近年来,海南开放大学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工作交出亮眼“成绩单”:1.覆盖范围。在全省6个重点城市布局35个社区教学点,开设课程42门,其中与自贸港封关相关的课程18门,占比42.9%。2.服务人数。累计服务社区居民1.2万人次,其中老年人7800多人次,占比65%;开展线下活动(讲座、实操课、实地教学)86场,线上课程点击量达3.5万次。3.学员反馈。通过问卷调查,91%学员认为“社区课程有用,能帮自己更好适应封关后的生活”;85%老年学员表示“学会了新技能,感觉自己也能为自贸港做贡献”。
四、未来拓展方向:持续深化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服务自贸港长远发展
下一步,海南开放大学将从以下方面发力,让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更好助力自贸港封关运作及长远发展:1.课程再升级。计划2026年春季开发《自贸港跨境创业入门》《老年人跨境数字安全》等新课程,针对想参与跨境创业的居民(包括返乡青年、退休人员),提供“政策解读+实操培训”;同时增加“自贸港封关案例库”,用海南本土企业案例(如洋浦港物流企业、海口跨境电商企业)让课程更接地气。2.服务再延伸。在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如海口江东新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周边社区,设立“园区配套社区教学点”,为园区员工家属、周边居民提供“职业技能+生活服务”课程,比如针对园区跨境电商企业员工家属,开设“跨境电商客服基础”课程,助力家属灵活就业;计划2026年新增10个以上园区配套教学点,服务居民5000多人次。3.资源再整合。联合海南省民政厅、省文旅厅等部门,建立“自贸港社区教育资源库”,整合高校、企业、政府部门的师资、设备、场地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同时培养100名以上“社区教育骨干志愿者”,让社区教育服务能长期扎根基层,持续为自贸港建设注入“教育动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