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劳动教育评价改革走深走实
2025年11月7日至8日
以"大数据支撑劳动教育"为主题的
第二届教育评价改革会议
在重庆市江津区举行
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民进重庆市委会、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大数据专委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材研发中心、重庆市教育文化研究会、重庆市江津区教育委员会、重庆市江南职业学校承办。民进中央、教育部老领导、国内教育专家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等齐聚江津,通过与会代表的思想碰撞、实践经验的分享互鉴,凝聚数据赋能育人的共识,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评价范式,让大数据真正成为激活劳动教育活力、培育时代新人的有力支撑。
![]()
高规格启幕:凝聚改革共识
会议开幕式群贤毕至,民进中央原专职副主席王佐书、教育部原副部长张天保、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会长韩进、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陈贵云等嘉宾莅临现场,体现了国家对教育评价改革与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
![]()
会议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推动劳动教育落细落实的关键。当前迫切需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破解劳动教育评价中的难题,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补齐劳动教育短板"的要求落到实处。
![]()
思想碰撞:分享前沿见解
大会的主旨报告环节精彩纷呈。中国教育学会原常务副会长郭永福在《AI时代劳动教育变革:迎来新机遇,开创新局面》报告中,深入剖析了人工智能对未来劳动形态与素养需求的重塑,呼吁教育界主动求变。
![]()
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阐述了《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本质,强调劳动在人格塑造中的不可替代性。教育部教育装备与研究发展中心原主任曹志祥则聚焦课程层面,探讨了数字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发路径。
江津区的实践探索成为大会焦点。江津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曾祥敏系统介绍了江津全域统筹资源的经验,重点推介了核心成果——"中小学劳动素养智慧测评系统"。
![]()
实践创新:从“经验判断”到“数据驱动”的评价革命
作为本次会议的核心亮点,江津区推出的“中小学劳动素养智慧测评系统”,它实现了劳动教育评价从主观经验到客观数据的根本转变。
该系统精准破解了劳动素养难以量化的难题,构建起覆盖“态度、能力、习惯、精神”四大维度的指标体系。在展示课堂上,AI设备实时捕捉学生行为与语言,项目技术负责人邹赛教授举例说明,系统能通过分析“我来试试”等语句,精准识别学生的主动性与协作能力,让评价从“凭感觉”变为“有依据”。而基于动态数据生成的“一生一档”个性化报告,已成为家校育人的科学“导航仪”。
![]()
现场观摩:体验数智劳育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实地参观了江津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基地。在江南职业学校夹滩校区,代表们观摩了依托职教资源开发的劳动教育精品课,参观了融合现代农业技术、智能制造的实践场景。
![]()
展望未来:共推教育发展
本次会议不仅是一场思想盛宴,更是一个行动起点。江津区“中小学劳动素养智慧测评系统”的成功实践,已覆盖6.1万名学生,其“以评促建、以评促优”的先进理念与成熟模式,正通过本次大会平台走向全国,为各地劳动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本。
![]()
江津区的探索证明,大数据赋能让劳动教育评价不再局限于终结性判断,而是转向促进学生发展的成长性支持。它使每个孩子在劳动中的点滴进步都能“被看见”、细腻情感“被理解”、个性发展“被支持”,真正实现了评价的育人本质。
会议虽已落幕,但以数据驱动教育评价改革的航程已然开启。展望未来,这双“智慧的眼睛”将继续深化应用,护航亿万孩子成长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注入持久动力。
全媒体记者:李江 通讯员:王咏梅
江津融媒直录播团队
视频编辑:田思进
编辑:胡苓莉 吴 刚
值班副总编辑:封 雷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别忘了
点亮和
让大家看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