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ony
9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公开宣布,今年国家将推出面向适龄女生的HPV疫苗接种服务,并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保护女性健康。
虽然具体的接种策略目前还未公布,但这是国家在2007年实现“14苗防15病”后的首次扩容,并且名额给了HPV疫苗——这是人类拥有的第一个可以预防癌症的疫苗,对手是女性中常见的宫颈癌。
![]()
目前在我国国内上市的HPV疫苗有三大类: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按照过往地方免费接种的经验,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HPV疫苗将为二价苗,接种对象是9-14岁女孩。二价苗主要预防HPV16、18型,这两种型别与70%-80%的宫颈癌相关。
1
中国科学家助力,HPV疫苗的诞生
回望二十年前,2006年,第一支HPV疫苗在澳大利亚正式应用于临床接种,开始造福于全世界人群时,在其背后托举的是两位值得铭记的科学家:澳大利亚科学家伊恩·弗雷泽博士和中国科学家周健博士。
宫颈癌是由HPV(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所致,但并不是所有被感染的女性都会发生这种癌症。在人的一生之中,80%以上的男性和女性会在某个阶段感染上HPV。然而,在被感染的女性中,98%的人会自动击退这种病毒,只有2%的感染者会发展成癌症。但就是这2%的发生率,也造成了世界上每年50多万名女性罹患宫颈癌,其中约25万人因此丧生。
理论上,既然疾病是病毒感染导致的,那么就可能发明一种针对这种疾病的疫苗——通过改造或弱化这种病毒,让它丧失引发疾病的能力但却能激发身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这样一来,当真正的病毒侵犯时,免疫系统就可以用已有的抗体来对付它。
然而,研制宫颈癌疫苗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获得HPV。因为这种病毒不能单独进行繁殖,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而在活细胞中繁殖时又要与宿主的细胞基因融合。不过,这个难题最终由周健博士破解了。
作为一名分子病毒学家,在历经多次尝试提取或制作HPV的失败方法后,周健博士产生了一种合成病毒的想法:“已经有表达和纯化了的L1、L2(HPV晚期蛋白、病毒壳膜的主要构成)蛋白,何不把这两个蛋白放在组织液里,看看它们能否合成病毒样颗粒?”正是这一奇思妙想,让他真的合成了这个病毒。
作为一名免疫学家,弗雷泽博士更关心的是疫苗和免疫学,在和周健博士的配合下,他们最终证实了这个病毒样颗粒能够激发免疫反应,并用于疫苗制造。但令人遗憾的是,1999年在宫颈癌疫苗的临床试验还在世界各地进行中时,周健博士却在回国学术访问时突发疾病去世。
七年之后的2006年,默克制药公司和葛兰素史克制药公司生产的两种宫颈癌疫苗面世,一年之内,包括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在内的80个国家先后批准了这种疫苗的使用。
2
在我国,HPV疫苗曾经“一针难求”
虽然全球第一支HPV疫苗早在2006年已应用于临床,但直到2016年我国内地才首次批准HPV疫苗上市,是葛兰素史克的二价疫苗。彼时,打HPV疫苗几乎成了财富和信息的象征,不少家庭纷纷涌向香港、澳门乃至海外接种。而且,高价疫苗如九价疫苗受到热烈追捧,出现了黄牛、假货等乱象,甚至溢价数倍。
HPV疫苗历经10年才获准进入中国市场,这和当时审评趋于极度谨慎的药监管理体系有关。早在2008年,国际药企就已在中国本土开展临床试验,但因为必须提交本土临床数据,两家跨国药企从头开始做了八年的注册试验,直到2016年、2017年才相继获批。
不过2018年默沙东的九价疫苗进入中国时,审批流程已大大缩短——只用了8天。这在全球药品监管史上都属罕见。这一“火箭速度”的审批与此前长达十年的审批迟滞形成了强烈反差,被认为既有当时高层高度关注的原因,也有监管提速的因素。
但获批,却不意味着问题的终结。尽管获批之初全部依赖自费接种,全程费用约为1500-5000元,还不包括黄牛加价带来的额外成本,但几乎所有城市的接种点还是出现了“秒光”的场面。与之相对的是,虽然公众需求在短时间被迅速激发,可真正能完成接种的比例又非常有限——2022 年,中国9-14岁女孩的首针覆盖率仅4.0%,相比之下,全球同年龄段的首针平均覆盖率为61.6%;中国的接种主体集中在成年女性:20–24岁首针覆盖率14.0%,25–29岁13.2%。
换言之,在HPV疫苗上市后的前五年,真正最该覆盖的人群几乎没有触及,市场需求主要来自成年后有支付能力的人群。
这和公众对HPV疫苗的误区密切相关,长久以来“进口更好、九价才值”的观念始终存在。许多家庭宁愿等待,哪怕拖到成年后才接种,也要追求所谓的“最优选择”。这种等待的代价,是让最宝贵的9–14岁接种窗口不断错失,本应获得的健康收益也被严重稀释。
![]()
图源:摄图网
3
国产疫苗突围,免费接种布局
2016年起,跨国药企几乎垄断了中国的HPV疫苗供应,虽然都在中国市场打着“保护女性健康、助力消除宫颈癌”的旗号,却几乎没有降价动力:国家不买单,中产家庭愿意付费,市场规模快速扩张。
但转变从2020年开始,中国首个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免费HPV疫苗接种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启动。此后,广东、海南、福建、江西等省份相继跟进。
今年8月,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广东、海南等18个省份和郑州、鄂尔多斯等城市已将接种HPV疫苗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为适龄女孩免费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统计显示,免费政策已覆盖全国约60%的适龄女孩。
地方试点的蓬勃发展,改变了疫苗市场的格局,而随着国产二价疫苗的上市,不光价格比进口产品低一半以上,更重要的是在供应上更加稳定,更易成为地方免费接种项目的首选。国产疫苗的出现,打破了跨国药企的价格垄断,也让地方政府有了大规模推广的底气。
今年7月,国产九价疫苗获批,定价499元/针,两剂程总价不到千元。这一价格不仅远低于默沙东的九价疫苗,更意味着“高端疫苗”不再是难以触及的奢侈品,我国也成为第二个具有独立自主供应高价次HPV疫苗能力的国家。
同时,集中带量采购的价格结构也在迅速转变。如国产二价疫苗2022年的中标价为329元/支,2024年的中标价降至27.5元/支,这一价格不仅让公众哗然,也扫除了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一大障碍——成本。
短短数年,中国的HPV疫苗市场经历了从“外资独享的繁荣”到“国产崛起的转折”。靴子最终在今年9月11日落地,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将最大程度的保障适龄女性健康。
4
如何覆盖接种对象,完成全程接种“最后一公里”
真正的考验或许从现在才开始。
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不应再被误解、犹疑或执行不力所阻滞。无论是二价、四价还是九价,公共卫生的原则都很简单:在最可及的情况下,尽早接种,尤其是在青春期女孩的“黄金窗口”。只有这样,覆盖率才能真正提升,更多未成年女孩才能得到保护,宫颈癌发病率才能稳步下降。
在北京,一位初一学生的家长表示,尽管学校通知可以免费接种二价疫苗,但班级里22个女孩,只有7个家长报名,其中4个明确表示自费打九价。“家长在力所能及范围内都想给孩子他们认为最好的,未必理性,但事实如此。”另一位决定自费接种九价疫苗的家长说。
此外,一些捕风捉影的担忧以及科普的缺失也容易影响到接种率。如家长最常见的疑问是副作用,比如会不会影响长个子、导致性早熟等。另外,有些妇科儿科医生不了解什么时候打、该打几针,对这个疫苗的认知水平不足,也会影响到家长让孩子接种疫苗的信心。
另一方面,接种流程和接种技术也影响着接种率。对于9-14岁推荐优先接种的女孩来说,我国目前多采取“学校组织、社区接种”的模式,每增加一个环节,接种率都可能打折扣;在技术层面,关于接种剂次的讨论也日益增多,全球已有数十个国家采纳了单剂次方案。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即便接种了HPV疫苗,也不意味着100%不会得宫颈癌。毕竟已经研发上市的HPV疫苗并没有覆盖所有致癌的HPV高危亚型,也有少部分宫颈癌与HPV感染没有关系。因此,必须同步推动宫颈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把疫苗与筛查结合,才可能在未来走向真正的“消除宫颈癌”。
5
结语
HPV疫苗是宫颈癌的“克星”,是预防宫颈癌的第一道防线。适龄女性特别是青少年女孩应积极接种,及早建立保护屏障,降低HPV感染风险和宫颈癌发生率。
同时,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癌症疫苗的好消息,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可观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李华教授关于“HPV疫苗”的科普直播,帮助大家了解更多关键信息!
![]()
来源:摄图网
与癌共舞公众号及网站及APP上发表的文章及讨论仅代表作者或发帖人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
与癌共舞公众号文章经医学编辑和版主审核,具有明显谬误和不良引导的文章将禁止发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