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4
引自澎湃新闻报道,9月23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谈到“十四五”期间的职业教育发展时,教育部副部长熊四皓指出,“十四五”期间我国新增了63所职业本科学校,52所普通高校开设了职业本科专业。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重要人力资源。我国职业教育供给了现代产业70%以上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回望‘十四五’,职业教育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等方面所做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他分别从四个关键步骤介绍,健全体系、优化结构、提升质量、营造环境。
从分流到定向:职业教育的定位升级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视为“考不上普通高中的选择”,这种观念亟需转变。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是简单的人才分流,而是基于学生兴趣定向和优势识别的人才筛选过程。随着职业本科体系的完善,职业教育已形成中职、高职、本科的完整层次结构,真正成为与普通教育并行的成才通道。
职业教育的关键在于“优中选优”,选拔出具有实践天赋和技能潜力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正如教育部副部长熊四皓所言,“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职业教育培养的同样是精英人才,只是专长领域不同。当社会能够平等看待职业技能型人才和学术研究型人才时,我们的人才观才真正走向成熟。
打破误区:手艺背后的知识价值
“学门手艺”的传统认知需要更新。现代职业教育早已超越简单技能传授,而是融合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素养的综合性教育。现代产业70%以上的新增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由职业教育供给,这一数据凸显了职业教育在支撑产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当代职业教育内容已全面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对应联合国产业分类的41个工业大类。从先进制造到数字经济,从人工智能到绿色能源,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紧跟甚至前瞻于产业发展需求。学生在真实职业场景中学习,接触的是行业最新技术标准和生产资源,培养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在生产一线、真实环境中锻炼实践能力”的模式,正是职业教育的独特优势。
规范管理:职业教育质量的生命线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规范管理是基础。过去部分职业学校存在的“草草了事”问题,正是公众对职业教育产生偏见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随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实施,职业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正在完善。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规范化的关键路径。校企对接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真实学习环境,也建立了来自产业的质量反馈机制,倒逼职业学校提升办学水平。
结语:迈向技能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职业教育的发展关乎国家战略实施,关乎每个孩子的成才路径选择。当“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成为社会风尚,当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人尊重的选择,我们才能构建起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职业教育的变革不仅是教育体系的完善,更是社会价值观的重塑。随着职业本科教育的壮大和完善,一个有技能、有尊严、有发展的技能型社会正在悄然形成。这既是对个体多样才华的尊重,也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理性回归。
#职业教育 #众晟悦纳 #中国创造 #教育体系 #管理规范 #手艺和技能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