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生在直播带货实践
东南网莆田11月18日讯(本网记者 吴炳端 通讯员 林轩叶 邱雅欣 蔡瑶 文/图)日前,在莆田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系王晶博士的电子商务和网络直播实训课堂中,网媒231班学生以真实产品完成全流程带货演练。其中,一组在直播烤肉团购券时取得 23765元成交额(224单);另一组围绕莆田市景区门票完成 1402.5元(47单)的销售转化。后台大屏同步呈现曝光量、点击率、成交率等指标,使课堂实现即时反馈、可量化分析与可复盘学习。
此次直播实训是莆田学院第23届“教学质量月”期间推出的应用型教学项目之一,课堂通过 AI 推流分析、直播脚本生成、后台数据监测等环节,呈现出更智能化、可视化的教学新样态。
在王晶的组织下,网媒231班分为六组,从直播策划、脚本撰写、AI辅助选题、布光摆位到中控协调、成交流程复盘,均按照企业工作流程进行分工实践。课堂中,各小组依次完成服饰与莆田鞋等品类的直播演练,从展示讲解到中控协作实现全流程操作。后台大屏同步呈现AI推流、停留时长、点击与转化率等核心数据,便于学生进行即时分析与复盘。
“实战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新媒体运营的节奏与压力,也意识到团队分工、话术设计、实时互动的重要性。”学生俞宏宇表示。同学张月铃则表示,经过直播实战,她的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都得到提升。
本届教学质量月的主题聚焦“人工智能赋能”“产教融合深化”“学科与技能竞赛驱动”三条主线,包含AI赋能教学改革研讨、新文科建设研讨、产教融合创新路径沙龙、校友企业家进课堂讲座、创意之星广告艺术大赛、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ICT校选赛、数学竞赛、AI创新应用大赛等 40 余项活动。
文传学院教学办主任黄婕介绍,除直播实践外,该学院还推进AI赋能课程建设、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培训、新媒体课程的智能化工具使用等工作,持续提升课堂与行业技术场景的契合度。
据了解,莆田学院教学质量月从2002年该校升本以来,已持续举办了23届。在教学质量月与实践月联动下,文传学院持续推动学生走向真实现场。黄婕介绍,近年来,新闻系副教授阮榕老师带领的团队在莆田多个乡村开展直播与新闻发布会实训,学生相关作品在各级媒体刊发千余篇,成为校地合作的典型案例。新闻系王中晓老师则凭借高质量的教学创新成果,荣获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新文科赛道正高组三等奖。
文传学院院长帅志强教授表示,学院将继续在更多场景推进直播、电商、新媒体采写等项目建设,让学生在真实工作流中提升行业能力。“未来学院将从智能化、实践化与行业化三方面深化课程体系建设,以教学质量月为抓手,不断完善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教学生态。”帅志强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