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空军这些年装备升级得飞快,早年间还得靠仿制苏联老型号维持局面,可从上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琢磨自己搞出一款真正属于本土的先进战斗机。那时候国际环境复杂,技术封锁挺严的,中国航空工业得从头摸索。
1981年,空军高层提出要研发第三代战斗机,预算控制在5亿元人民币左右,中央军委很快就点头同意了。两年后,选定沈阳的WS-10发动机作为动力来源,1984年2月,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的方案脱颖而出,3月就接到正式指令,开始研发和制造工作。这项目代号“10号工程”,从一开始就瞄准单发多用途战斗机,取代那些老旧的J-7之类的家伙。
![]()
其实,研发过程没那么顺风顺水,中间遇上技术瓶颈,还得吸收一些国际经验,比如以色列的拉维项目给了点设计灵感,但核心还是靠中国人自己钻研。1986年,国务院和军委正式批准,整个团队埋头苦干,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了详细方案。
到了1994年,设计定型,三年后第一架原型机在6月组装完毕。1998年3月23日,这架灰不溜秋的飞机终于首飞成功,那一刻标志着中国航空迈出关键一步。从首飞到服役,花了几年时间搞地面测试和武器验证,2003年秋天,空军训练单位提前拿到J-10,2004年设计定型,正式列装。
![]()
J-10A作为入门款,装备俄制AL-31FN发动机,速度能到马赫1.8,作战半径1100公里左右,鸭翼布局让机动性特别强。没几年,2008年J-10B就出来了,换了DSI进气道,雷达升级成有源相控阵,探测距离拉长到150公里。
J-10B其实是过渡型号,2011年左右,有架预生产J-10C用WS-10发动机亮相航空展。整个系列从J-10A到B,再到C,逐步摆脱对外依赖,发动机从俄制转向国产WS-10B,隐身性能和电子系统都上台阶。空军从2006年起就开始批量装备,到2013年,J-10C的影子已经出来了,标志着中国战斗机从第三代跨向第三代半。
![]()
不得不说,这一路走来,中国航空工业投资巨大,从材料到航空电子的全产业链都建起来了。J-10系列不光是空军的主力,还出口试水,2006年巴基斯坦就谈J-10A,2012年升级到J-10B,2020年9月又对J-10C感兴趣。
2021年12月,巴方宣布买25架J-10CE出口版,2022年3月首批6架到位,正式入役。到2025年,J-10C已经在多个国家空军服役,证明了中国从仿制到自主的转变不是空谈。
![]()
J-10C这款飞机,绝对是中国空军的中坚力量,美国媒体像《The War Zone》和《19FortyFive》都给过正面评价,说它在潜在冲突中作用不小,甚至比J-20还实用。话说回来,为什么美国人这么关注?
因为J-10C采用了不少先进技术,尤其是DSI进气道,这玩意儿被称作航空黑科技,只有中美两国掌握。DSI全称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用一个凸起的鼓包取代传统可调斜板,压缩气流进入发动机,简化结构,减轻重量大概10%,外观上看机鼻下方那个鼓包特别明显。
![]()
其实,这技术不光省重量,还降低红外辐射,让飞机在夜间或复杂环境中不易被热寻导弹盯上。虽然DSI不直接减小雷达反射截面,但结合机身涂层,整体隐身效果提升,反射截面缩小到0.5平方米级别。
J-10C的雷达是国产AESA有源相控阵,能探测240公里范围,同时锁定追踪12个目标,配合红外光电搜索装置和头盔显示系统,飞行员操作起来顺手多了。发动机方面,从J-10A的AL-31FN升级到WS-10B涡扇,推力达到13吨,军用推力8.2吨,加速度更快,进入超音速状态只需几秒。
![]()
武器挂载是J-10C的强项,能带PL-10近距导弹、PL-12中距导弹、PL-15超视距导弹,还有KD-88空地导弹、YJ-91反辐射导弹,反舰导弹也行。2016年红剑演习中,J-10C展示了多用途能力,既能空中拦截,又能地面打击。
相比F-16V,J-10C在机动性和雷达上占优,虽然实战记录少点,但性价比高,单发设计运营成本低,国际报价5000万美元左右。美国媒体在2025年文章里提到,J-10C在台海场景下是利器,能空中加油,延长滞空时间,支持其他机型任务。
![]()
黑科技不止DSI,电传飞控系统响应迅捷,座舱三块液晶多功能显示器加全息平显,兼容头盔瞄准系统。J-10C被归为4.5代战斗机,隐身不如专业隐形机,但对传统非隐形机来说,优势明显。
2025年5月,巴基斯坦用J-10CE在印巴冲突中亮相,据称击落印度飞机,证明了实战潜力。伊朗也在2025年7月接收首批J-10C,装备PL-15导弹,进一步扩大影响力。中国在这些技术上投入多年,成果显而易见,让J-10C成为空军体系的支柱。
![]()
J-10C服役后,迅速融入空军信息化作战体系,和J-11重型机、J-16多用途机、J-20隐身机、轰-6K轰炸机一起,形成完整架构。这体系强调信息共享,重型机负责制空,中型机如J-10C主打多任务,隐身机突击,远程轰炸投送力量。
到2025年,J-10C装备多个旅级单位,参与南海巡航和边境任务,维护区域稳定。专家分析,这种组合提升了空军战略投送效率,推动整体威慑能力前进。
![]()
出口方面,J-10C打开局面,巴基斯坦2022年入役后,2024年1月用在边境行动,2025年5月在印巴空中对抗中表现抢眼,声称取得优势。伊朗2025年确认接收首批,改变中东力量平衡。
哥伦比亚2025年初加入一带一路后,中国报价24架J-10CE,印尼一度考虑但转向土耳其Kaan。其他国家如委内瑞拉、伊朗之外,还有潜在兴趣,推动中国军贸。
J-10C的未来,不光是数量增加,还可能有D型号升级,专家预测会加强隐身和传感器。2025年8月,中国空军发布J-10C与J-20对抗视频,展示近距格斗能力,证明遗老机型通过智能杀伤链能对抗现代隐身机。
![]()
中国在2025年“文明之鹰”演习中派6架J-10C/S参加,深化国际合作。整体看,J-10C作为空军脊梁,性价比高,适应中强度作战,助力中国空军从防御向进攻转型。
不得不说,随着科技进步,J-10C还会迭代,融入更多黑科技,如推力矢量控制。空军专家指出,这款飞机标志中国军事航空从跟跑到并跑,未来出口会更多,增强战略伙伴关系。J-10C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多年积累结果,在国际舞台上赢得认可,包括美国媒体的赞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