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那个非常热闹的马拉维奇铁路口岸,现在可以说已经变得非常安静了,这就是一个因为中欧班列而热闹起来的一个波兰的小镇。
波兰是以国家安全为由,然后他们就关闭了和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所以导致了90%的班列经过波兰口岸的列车都已经停止运行了。
其实从表面上看的话,像是俄罗斯跟白俄罗斯搞的一场演习,把无人机飞过了波兰的边境引发的。
![]()
但是我们也要深入的去观察他背后的原因,其实波兰总理他已经亲口承认,也是他们国内因为出现了很多亲俄反乌情绪。
真正造成这次关闭边境的其实不是外部的问题,而是波兰他们自己内部的问题和经济压力。
波兰社会现在正在经历很深刻的价值撕裂问题,曾经力挺乌克兰的这个东欧国家,现在街头竟然出现了排外涂鸦,农民封锁道路抗议乌克兰的谷物情敲,民众对接收300万的难民表现出了日益强烈的抵触情绪。
![]()
经济压力是这种转变的一个现实的基础问题。2025年波兰的财政赤字现在已经高达了GDP的5.2%,而对于乌克兰军队的援助竟然占他们军费预算的30%之多。
普通的波兰人看到这种捉襟见肘的医疗和教育的预算,所以就开始质疑嗯:为什么要牺牲本国的福利去援助邻国的战争呢?
更深刻的就是历史痕迹复发,沃伦事件的争议又开始发酵了,社交媒体上那些亲耳的内容开始大肆的传播进一步的影响着他们的社会共识。
![]()
另外的就是35%的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让他们的能源问题成为了压垮民众耐心的一根最后的稻草。
面对这些内部的问题,波兰是选择把内部的矛盾向外进行转移,他们关闭了边境口岸的做法,成为了一种逃避的方式。
中欧班列从2011年开始以来,已经累计开行超过了11万列,发送的货物价值超过了五亿美元,连接着中国128个城市与欧洲的26个国家229个城市。
![]()
作为中欧班列进入欧盟的一个核心的门户,波兰的马拉舍维奇口岸担着90%以上的中欧班列的货物的清关和分拨工作。
这个曾经可以说是没什么人知道的一个边陲小镇也是因为中欧班列的发展成为了欧洲东方物流的枢纽地了,带动着数万人的就业,也是成为了波兰经济的一个重要引擎了。
然而这个波兰却亲手掐断了这条生命线。
![]()
边境关闭以后超过货运列车和数5000个装满货物的集装箱滞留在边境,运输成本直接涨了15%,义乌的商家也因为货物的滞留,每天损失都高达上万元,欧洲的汽车制造商也要面临供应链中断的一个危机问题。
但是最直接的受害者还是马拉舍维奇的居民了,小镇的命运完全是诠释了毛细血管的代价,波兰的政策代价最终还是由这些普通的民众承担了。
像那工人失业,餐厅倒闭,社区萧条,这些都是波兰政策给这些地方带来的真实的代价。
![]()
波兰是一个一带一路的显著受益者了,10年的时间,中欧班列不仅是把中欧的货运时间缩短了整整1/3,同时还降低了这个欧洲对苏伊士运河的依赖,也给波兰带来了每年超过五亿欧元的国际收入。
现在波兰为了所谓的什么国家安全问题,把这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就弃之不顾了,这种短视的行为显然是在自毁长城。
波兰的决策背后其实是隐藏着一种战略上的幻想,他们试图通过扮演抗俄先锋向北约来表忠心,从而换取更多的安全保障。
![]()
然而历史的经验其实已经表明,波兰曾经是有过被欧洲列强出卖的传统历史的大国的博弈里面小国跳的太高往往会成为一个弃子,而不是什么棋子。
更值得玩味的就是在波兰的边境关闭前。我们的王毅外长海杰刚刚结束了对波兰的访问,双方还签署了保障中欧班列的一个畅通协议。
波兰可以说是出尔反尔,不仅是损害了中国的关系,更加是破坏了中欧合作的大局问题。
![]()
波兰的边境小镇马拉舍维奇曾经也是全球化的一个索引,现在他成了地缘博弈的情侣表。
小镇的繁荣和衰落也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大国博弈的这个问题上,普通民众的生活质量往往是最容易被牺牲的一个筹码。
这次关闭边境其实观众并不买账的,美国也是仅仅给予一些轻飘飘的口头支持,欧盟的态度也是非常的暧昧,波兰可能发现自己既没有换得坚实的安全保障,也失去了重要的经济来源。
![]()
全球化真正的韧性不在于有多少条替代的线路,而是在于各国能不能超越短视的算计,回归到务实的合作里,而对于波兰来讲,解决他们国内的矛盾的最好的办法不是外交上的冒险,而是他们要进行内部的改革。
(本文数据综合自大公报、搜狐等媒体报道,以及国际关系学者分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